老舅婆越越氣,不免大罵道:“這是誰家出的這樣狼心狗肺的王八羔子,怎的不絕戶頭!”
可來去,卻是沒人覺得秦家會不撫養,甚至是會不善待這個女娃。
花椒輾轉聽這些之後,就有了片刻的愣怔。
也是這才有些明白女娃怎的會出現在自家門口了。
可這也導致了不單花椒,闔家每早上起來的頭一樁事兒,就是有些心驚膽戰地打開堡門,看上一眼。
實話,就擔心甚的時候再來一個竹籃搖籃的。
至於這個女娃,雖然照顧嬰兒,尤其還是並不是甚的容易的事兒,可架不住家裏頭人多,白大夥兒搭把手也就照顧下來了。
而到了夜裏,自是不好叫秦老爹秦老娘這般年紀還要操心起夜的,所以便由沈氏抱了回去帶著睡。
一帶三的,孩子的傷風症狀慢慢好轉,臍帶也自動脫落了。
沈氏都有些唏噓,這孩子隻要吃飽了,就不吵不鬧的,乖得很。
隻這都三過去了,卻仍舊沒有任何孩子爹娘的消息。
不光是秦家人,就是秦家拜托的那些個巡檢司的兵役們、崇塘街麵上的幫閑們,還有袁嬸子,麵上也不大好看。
這可真是砸招牌了。
為此袁嬸子還特地來了趟秦家,問家裏可有何打算的。
而她自己,也是同杜老娘、老舅婆相差無幾的想頭,含蓄地道:“如今崇塘內外不少人家都在盯著您家的動作呢,這孩子您家若是收下了,難保還有第二個第三個……”
短短一句話,袁嬸子越越艱難,隻覺得簡直糟心透了。
這做善事兒怎的還做出麻煩事兒來了。
何況還有些話兒她都不出口。
偏還有那麼一起子毫無廉恥的缺德人,還甚的反正秦家有錢,又不是養不起。何況已經養了這麼些孩子了,索性一隻羊是趕,一群羊也是放,又有甚的所謂的。
隻袁嬸子不出口,秦連熊卻沒甚的好瞞著掖著的,早已知會過家裏了。
有人覺得秦家有錢,有人覺得秦家心善,還有人覺得秦家人可是要考科舉的,正是博名頭的時候,反正都覺著養活個孩子又算甚的。
更有人又把當年秦家遭賊的事兒拿出來話,甚的若是秦家就此博個積善人家的名聲,不得往後再不敢有蟊賊光顧了。
花椒隻覺得荒唐。
禁人作惡,可也。
強人行善,綁也。
道德綁架,就是這麼來的。
自家確實願意收養一些孤苦無依的孩子,給他們相對穩定的生活,給他們提供相對而言強一些的教育和生存技能。
可這是自家的事情,不代表任何人可以用那些毫無邏輯的因為所以就對自家指手畫腳,強行迫使自家所謂行善,履行他們丟出來的所謂責任。
無恥之恥無恥矣,底下也沒有這樣的道理。
可有些事情就是這麼偏偏沒有道理可言。
而就在這花椒心頭都生出了兩分戾氣的當下,郭家借用的八仙居的商船終於靠岸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