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奶奶氣不打一處來,麵對太婆婆,始終堅稱自己不過玩笑罷了,言下之意就是不值得題大做。
竟然還真就被沈氏給料中了。
姚老太太失望地搖了搖頭,什麼都沒,卻是當即就禁了七奶奶的足,還要親自去秦家道歉,姚氏唬了一大跳,一大家子男女老少也都被驚動了。
七奶奶也被嚇住了,看著自家婆婆刀子一樣的眼神,忙不迭的哭著答應要來秦家道歉,姚老太太卻無論她怎麼哭怎麼求都不答應了:“為惡而不自知,嘴上道歉又有什麼用?”
看著一臉茫然的孫媳婦,還是禁了她的足,想了想,擔心自己親去反而叫秦家人為難,又寫了封信托自己的長媳,也就是姚氏的母親代自己走了一趟。
別秦老娘和早已氣消了的沈氏了,就是羅氏,看著姚家拿出了這樣的態度來,再大的氣也消了。
杜氏打就從長輩那聽了許多姚老太太的事跡,對她老人家一向推崇備至,因著這事兒更是敬佩不已。
老太太這話的再對也沒有了,敗家欺祖,這可不都是從針頭線腦的事兒上起的麼!
可再一想人家在白芹一事上做出的決斷,卻又打心裏不安了起來。
這樣的好消息她可是一早就告訴娘家人知道了,他老子還有些猶豫,覺得親家肯攜他們一道財是情分,他們這樣理所當然是不是有些不地道。她娘卻是當即就拍了板,既是親家肯教,傻子才不學的,扭扭捏捏既要麵子又要裏子,反倒辜負了親家的一片好意。又訓斥了娘家兄弟幾個一通:手藝學到了手,往後行事之前,可得先想想親家的情意才是。
想到這裏,杜氏長長籲了一口氣,本就做事勤快從不推諉的人更是眼裏心裏都是活計,幹勁更是十足,憑它什麼都是放著我來。
沈氏卻是想不到這麼多的,一切有秦連龍就行了。而秦連龍大年初二去老丈人家把這話兒一,倒是把老丈人丈母娘唬了一大跳。想來想去,既是親家的一番好意,那就先試試罷。卻又到底再三的交代女兒不許記掛著這樁事兒,若是親家不再提也不許她提。沈氏傻傻應了,真個就不再放在心上了。
而這妯娌幾個心境上的變化,或許自個兒都並不知道,實則卻瞞不過日(日)都在一道的秦老娘去的。
老人家亦是鬆了一口氣的。
她不求旁的,隻要這一大家子能和和美美的過日子,就再別無所求了。
然後就是花椒,這些事兒她雖全不理會,可憑著那偶爾露出來的一句半句的閑話,再自個兒東琢磨一些西尋思一些的,竟也揣測出了個**不離十。
竟和秦老娘一樣的心情,亦是長出了一口氣的。
然後嗬嗬傻樂了一回,心頭的重擔倒是撂下了一多半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