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老娘長於鍋台卻口味清淡,並不大喜歡濃油赤醬肥美甘甜的食物,但在茶飯上卻從來舍不得虧待家裏人,就更不舍得委屈了正在長身體的孫男娣女了。
這些日子以來,家裏頭不頓頓有肉,卻也是都能見到葷腥的。子們都已是吃慣了這樣的茶飯了,全素能吃一能吃兩,吃到第三上這脾胃就先受不了了,吃得再多也渾似沒有吃飽。
雖家裏的這些個孩子再也是被教導過規矩的,自然不敢在吃食上挑三揀四三道四的,可隻看下筷子的頻率就知道心頭所想了。
蒔蘿並茴香丁香三個姊妹倒俱是無話可,從來都是給什麼吃什麼,有時候還耳濡目染的就學會了縮縮筷子,把好吃的省給弟妹們吃。
花椒雖是個無肉不歡的,卻也到底不是孩,也能忍耐。
唯有香葉,頭些聽要去觀音廟請菩薩,花椒打心裏有些緊張,她卻隻以為是出去玩兒呢,高興的不得了。卻沒想到盼了這麼些,隻頭一吃全素就受不了了。
年後秦老娘與沈氏齊開始給她做規矩,除了三餐茶飯外,開始拘著她禁她的點心。隻饒是如此,也隻是不叫她時時刻刻點心不離手罷了,每日裏還是有兩頓點心給她解個饞的。
可蓮溪一帶四時八節的餅糕酥糖都重油重糖,還都喜歡用個豬板油。吃著全素呢,這些個葷點心自然就不能碰了,要吃也隻能吃些淨素的點心。
偏偏香葉就是喜歡個重口味,並不喜歡這樣清淡的素點心。茶飯已是吃的不愜意了,點心上也不得遂心,嘴上不敢言語,卻一連三都蔫噠噠的,就像剛剛斷奶的娃娃似的。
好在三光景,盼啊盼啊的總算是盼到了。
初一這日剛蒙蒙亮,秦老娘就帶著準備妥當的闔家女眷往崇塘去了,就連備嫁的蒔蘿、年紀尚的花椒香葉也都沒有落下。
一路上,看著東邊際日頭漸漸升起,杜氏提著提籃都不禁雙手合十念了句佛:“菩薩有靈,這雨可算是停了。”
雨水節氣至今已是快半個月了,春雨綿綿下足了一旬月。地裏的春花俱已返青,老百姓們卻又人心惶惶了起來了。
舊年的雨水可也是這樣下了就再沒收住的。
直下到前兩好不容易放晴,大夥兒俱都鬆了一口氣,可昨兒白日裏又開始時不時地飄上幾滴零星的雨,特地送了白芹去城裏的秦連虎和秦連熊兄弟差點沒能回來。
幸而今兒日頭又出來了。
隻一連半月無三日晴,路上依舊泥濘的很。
秦連鳳趕著家裏的牛車載著花椒姊妹幾個,老牛深一腳淺一腳的,隨著路上行人漸漸多了起來,挎著香袋一看就知道俱是去廟裏進香的婦道人家一簇簇地並肩而行,開始有相熟的鄉親故舊與秦老娘婆媳打招呼,牛車越走越慢。
花椒這一月來經常坐車,倒是有些適應這樣的顛簸了,眼睛一眨不眨地貪看著兩旁的青蔥春色。(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