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要吃壽麵了,姊妹們俱是點頭稱好。
一眾人笑笑的去了祠堂,果然壽堂裏已是拜過壽了,執客正在引領客人們入座吃麵。
蓮溪的習俗,慶壽時必得午麵晚酒,兩頓宴席,是得熱鬧一整的。
而姚家為著今兒的慶宴也是著實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麵條勁道澆頭鹹鮮,就連吃麵的海碗都是清一色的繪著麻姑獻壽紋樣的。吃過壽麵,花椒與香葉幾個團在一處兒玩,卻是不打算離開長輩們身邊了。
經了剛才一事兒,她總覺得心裏不大安頓。那個據翻過年就十一歲,卻還沒有丁香身量高的瘦瘦的子給她的感覺非常怪異。
究竟怎麼個怪異,她又不上來,反正感覺並不好。
可她今兒隻是來拜壽的,下一回再來這禮詩圩還不知道是什麼時候的,並不想多事兒。
香葉隻要有吃的就成了,茴香一直摟著花椒,就連丁香都不再要出去玩兒的話兒了。
姚氏抽空過來想問婆婆妯娌要不要回她娘家歇一歇,看見丁香乖巧的坐在那裏,倒是鬆了一口氣。
這樣坐了半日,秦老娘還確實有些累了,聽了姚氏的話,頗為意動,一位披金戴銀穿著大紅緞子衣裳的婦人徑直走了過來,笑著與她們打招呼:“這是我們大姑奶奶的婆家人吧!”
姚氏聽到聲音轉過身來,頓了頓才笑著向婆婆妯娌引薦這婦人:“是一個房頭的七弟妹。”
那七奶奶已笑著向秦老娘屈膝行禮,又和杜氏幾人序了年紀,還未寒暄上兩句話,已是左顧右盼地笑道:“怎麼沒見孩子們?我可常聽我們家老太太誇您家的家教好,家裏的孩子個個懂事知禮呢!”
秦老娘就嗬嗬地笑:“這是老太太謬讚了!”著又招手喚了留在身邊的丫頭們過來見禮。
丁香看著堂舅娘的眼睛直勾勾地盯著她們瞧,麵上不由帶出兩分不解和謹慎來,牢牢牽著花椒和香葉。
七奶奶看到秦家姊妹卻是一副非常喜歡的模樣,出手更是十分的大方,笑著把身上的飾全都捋了下來賞人。
秦老娘婆媳幾個攔都攔不住,再推搡下去就難看了,況且已有旁人注意到這邊的動靜了,隻得叫孩子們暫且收下,花椒和香葉兩個最的分了一對赤金絞絲的鐲子。
花椒隻覺著那鐲子燙手,可也隻能乖乖行禮。
誰知七奶奶已是笑著攬了她和香葉,不住地上下打量二人,審視的目光叫花椒暗自警醒。
而七奶奶看著眼前的兩個丫頭俱是紅撲撲的麵孔,烏溜溜的大眼睛,倒也有兩分可人勁兒。就是皮子黑了些,一看就是莊戶人家的孩子,頗有些失望。
麵上卻強笑著朝秦老娘道:“這兩個丫頭可真是乖巧懂事兒,還粉雕玉琢的長得這樣好,我愛的什麼似的,親家太太給我抱回家去養兩吧!”(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