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曰:終我一生願有二,
南方北方數百年。
山山水水此身後,
十世修行何人傳?
每一句的第一個字和最後一個字連起來便是:終南山十二年後傳。
袁天罡當時鑒於朝廷局勢動蕩,匆匆忙忙離去,卻不料天意降臨,要他承擔起培養帝俊托生者,他這才在終南山隱居多年,等待雒斌的到來,今日已經是十七年之後,不過,不要緊,隻要天地還沒有傾覆,一切都為時不晚。
袁天罡在功法上另走一道,他所擅長的竟然是五行之外的時空大法,能穿越時空。
這個本事讓雒斌驚奇。
他對雒斌說起了《推背圖》,《推背圖》為唐代袁天罡與李淳風所作,是中國曆史上最為經典的預言學巨著。它以中國易經的象數哲學為其理論基礎,通過六十個圖讖頌將儒家的政治哲學作了宿命性的表述:一方麵它闡釋了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治亂史觀,另一方麵它闡述了由一陰一陽為之道所衍生的男女間隔執政的政治觀;再一方麵它向後人詔示了人類曆史最終將走向人不分黑白、地不分南北、無城無府、無爾無雒斌、天下一家的大同世界。這是儒家的政治理想,也是推背圖所揭示的曆史宿命。
袁天罡問雒斌可曾聽過《推背圖》。
這個雒斌自然聽過,是前朝太宗皇帝時的事情,大唐天下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袁天罡問雒斌:“你可知道我和李淳風為何能夠那般準確的預言未來嗎?”
雒斌這時卻也有些明白了,問:“你們莫非是穿越到了未來?”
袁天罡點點頭:“正是,我和李淳風都修煉了時空大法,能穿越過去未來,所以對未來事情了如指掌。眼下你要突破《盤古內經》第四卷,就必須經曆二十劫……”
“二十劫?聽說一個人一生也就一劫,你讓我經曆二十劫?”
袁天罡點頭:“你身上背負著全天下對你的期盼,所以你必須經曆二十劫,但是,時間倉促,你根本不可能在自然狀況下經曆二十劫,所以,隻有讓我來送你去未來世界,度過你的下二十個人生,然後,你就可以比得上玉帝的修為了。”
最後,他帶雒斌到了大殿後頭,地下洞穴中的一座金屬法盤跟前,啟動了法盤,周圍時空扭曲,最終雒斌被送到了其他時空,可以說,這是雒斌下輩子,下下輩子,往後的數十輩子所要經曆的劫難,如今在他的時空傳遞下。雒斌直接就到了那個時間,那個地點,遭遇最大的劫難。
說雒斌自從大唐時候開始,一千多年來必須曆經十三劫,乃是:病、浪、寒、富、孤、吝、怯、弱、悲、苦、恨、離、困,越是往後越是艱難。
第一劫病:當時雒斌是一個郎中,鎮子裏流行瘟疫,他是拚了性命醫治百姓,卻不料自己最終也染上了瘟疫,並在送走了所有百姓之後,將它們一一掩埋,而雒斌,也為自己預先挖好的墳墓裏,躺在裏頭,靜靜的死去。
第二劫:雒斌生為浪子,遊俠四方,打抱不平,浪跡天涯,是算的上一個快意恩仇的人,但問題就出在這裏,雒斌為了救一個老者,打殺了一個惡霸,而那惡霸竟然查到雒斌的身份,到雒斌老家殺了雒斌一家三十六口,當然,雒斌的家人都被殺了,雒斌一氣之下,將那惡霸所屬的人等全部屠戮,被朝廷捉拿,落了個五馬分屍的局麵。
第三個劫難中已經到了大宋王朝,那便是寒,雒斌身為寒門,吃的是冰鍋冷灶,在一連串的家人死亡之後,和妻子在冰天雪地中走到了盡頭,那一天,我們來到京城,投靠無門,最終活活凍死在大街上,死亡之後,路上行人竟然沒一個理睬,人間冷暖可想而知啊。
第四個劫難便是萬城這段恩遠了,雒斌本來屬於寒門,但有幸認識了王雪,王雪的父親提攜於雒斌,讓雒斌赴京考試,結果一考便中,本來是一件好事,卻因為公主一項,讓好事變成了壞事,自此一發不可收拾,全部被害死,可憐了杭州首富,一朝成了虛幻泡影。
第五個劫難說來還好一點,雒斌幼年父母雙亡,憑借一口破碗四處乞討為生,後來有幸在一家典當鋪子裏打雜,做事認真,被那老板看上,升雒斌做了夥計,後來幹脆還把他女兒嫁給了雒斌,臨死將一生的富貴都托付給了雒斌,雒斌這輩子能重生為人,全靠了老丈,如何不感恩戴德,老丈死後,他是小心翼翼的管理典當鋪子,生意也是一日日的紅火起來,可是,好事多磨,雒斌這算是好事走到了頭,一天一個小夥子拿來一件瓷器典當,雒斌當時不在場,雒斌店裏的夥計就收下了。可後來才得知那是一件明器,雒斌吩咐人趕緊收拾起這件東西,朝廷嚴辦盜墓賊,對於這些從墳墓裏掏出來的東西那是深惡痛絕,一旦發現,那定然是嚴辦,可是,紙包不住火,朝廷還是發現了,縣衙派差役來搜查,在灶下邊找到,於是,他們一家被抓進了監牢,典當鋪子也被查封,家產全部充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