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平浪靜幾天後,季書記獲得的信息讓他再次煩惱起來了。原來,常飛實施的對官員的監督措施一下子讓區裏很多基層官員都麵臨著被解職的危險。季書記也知道基層官員中,不貪不拿的人是占絕對少數的,認真工作的人更少,然而,如果把這些不稱職的官員都罷免了,這區裏的工作還怎麼開展的嘛?
關鍵是這些問題官員雖然不敢結成幫派公開反對改革,但卻一個個都向他這個書記訴苦來了。
他們也有各自的理由的,那就是對政策的理解上與領導的理解有偏差,他們自己也知道犯了錯誤是不可饒恕的,但還是希望領導能給他們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好好表現。
季書記也清楚,如果讓檢察院對這些問題官員進行審查的話,估計沒有一個人能不進監獄的,但他也知道,如果一下子解職太多官員的話,就會在社會上產生強烈反響,讓老百姓們以為城北區的官員沒有一個是稱職的。再說,自己是掌管黨委工作的,這種情況一旦出現,叫他如何向市委市政府交待的嘛?如果罷免兩三個無足輕重的官員,他是會支持的,可現在一下子要處理幾十個問題官員。他覺得就不可以了。俗話說,和諧為上,法不責眾,也是這個道理啊!
季書記思考再三後,再次硬著頭皮來到常飛的辦公室,希望常飛能網開一麵,先實行過渡政策,等條件成熟後,再處理這些官員。
可常飛這次的態度非常堅決,常飛認為,凡事開頭難,如果現在在政策的執行上,不嚴格的話,將來這政策就會形同虛設,剛剛實施的管理體製改革就會胎死腹中了。
季書記不這樣認為,他說,官員們是經過黨多年培養的,他們應該有覺悟,隻要我們對他們多加注意,經常對他們實施警示教育,他們是完全有可能變好的。
兩人各執一詞,爭論了好長一會,但對官員的考核權在常飛的手中,常飛不鬆口,他這個區委書記也是沒有辦法,這下季書記憤怒了,他想,這樣下去我在區裏怎麼還有威信?好,你常飛既然一意孤行,那我就到新任市委書記張惠行那裏去讓他評評理。常飛啊!常飛!你這樣做很危險的啊!
城北區的管理體製改革引起了新任市委書記張惠行的高度關注,他在省裏時就知道了常飛,來前,省委楊書記專門把常飛托付給他,他原以為常飛隻是個公子哥,沒想到常飛一上任就進行了大刀闊斧的管理體製改革,效果看來非常好,使他不得不對常飛刮目相看了。張惠行畢竟年輕,又剛主持地方工作,也是很想有所作為,想為將來取得更大的政治進步打基礎的啊!然而,他沒有在地方工作的經驗,一時根本摸不著任何頭緒。看到城北區的工作如火如荼地開展著時,他也有點心潮澎湃了。心想,看來常飛是難得的奇才,我可得主動與他接觸一下,關鍵時,可以把他拉為我的幫手的啊!
但是他又是一個剛愎自用,沒有主見,非常善變的人。當季書記跟他說起城北區在管理體製改革上存在的問題時,一下子就由對常飛的支持,轉變為對常飛的反對了。
當張書記問季書記該怎麼辦時,季書記顯然沒有想把常飛整倒,他提出建議,可以給區裏物色一個區長,讓常飛發揮其所長一心一意去抓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