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一一計美人計
(原文):兵強者,攻其將;將智者,伐其情。將弱兵頹,其勢自萎。利用禦宼,順相保也。
(解釋):麵對兵力強大的敵人,就攻擊他們的將帥曰麵對英明多智的將領,就設法打擊其情緒。將領鬥誌衰退,士兵士氣消沉,戰鬥力自然下降。正如《周易·漸曳卦》卦象所示:要利用敵人的弱點對付敵人,借以成功地保護自己。
(戰例):春秋戰國時期,吳國國君夫差打敗越國,並俘虜了越國國君勾踐,讓其做自己的馬夫,在吳王宮裏服勞役,借以羞辱他。越王勾踐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於被釋放,回到越國。
為了打敗吳國,勾踐除了臥薪嚐膽、勵精圖治外,一直在尋找擊敗吳國的良策。他知道吳國國力強大,單靠武力是不能取勝的。此時,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大王要想複國雪恥,就應投其所好,消其鬥誌。”勾邊知邊吳王喜好美,手是枝絕美人給吳王。範蠡走遍越國,終於在民間找到了一個叫西施的美女。她不僅容貌美麗,而且膽識過人、聰明機智。範蠡向她說明了情況,西施深明大義,決心為了越國犧牲自己。
勾踐讓人專門教導西施琴、棋、書、畫、歌舞,還親自向她講解時局和謀略。勾踐語重心長地對西施說道:“你這一丟,任務非同小可。為了越國的振興大業,你必須做到三件事:第一,要讓夫差沉於酒色,荒廢國事曰第二,要慫恿他對外用兵,耗其國力曰第三,要離間夫差和伍子胥的關係,去其忠臣。”數月後,勾踐就把西施獻給了夫差,並年年向他進貢奇珍異寶,令其放鬆戒備。夫差果然被西施的美貌吸引,對她寵愛有加,言聽計從。他整日和美人一起飲酒玩樂,不理國政。朝中直言勸諫的忠臣都被他或罷官,或處死,最後就沒人再勸諫他了。隻有伍子胥看到夫差這樣沉湎於享樂,非常著急,還常常向夫差進言道:“大王,您的天下還不牢固,不能總是安於享樂。您要小心勾踐獻上的美人,微臣懷疑其中有詐啊!”夫差每次聽他這麼說,都很不耐煩。而西施又常在夫差身邊數落伍子的不是,還常梨花帶淚地向夫差訴苦道:“大王,伍子胥又當麵辱罵臣妾,還說要殺我啊!最後在西施等人的挑撥下,夫差便將伍子胥賜死了。”
西施又繼續哄騙夫差頒布擾民的法令,引起民憤。又讓夫差四處征戰,騷擾其他國家,消耗國力,還招致了很多強敵。
吳國由此逐漸衰弱。
到公元前482年,吳國關旱,民示胃卯生。勾踐趁機大舉進攻,一下就滅了吳國,雪了國恥。
(分析):“美人計”就是以美女誘人的計策。軍事上指,用美色或財物等誘惑敵人,尤其是敵方的將帥,以此來消磨其鬥誌,分裂其核心,使其部隊喪失戰鬥力,從而使我方乘機取勝。
第三十二計空城計
(原文):虛者虛之,疑中生疑;剛柔之際,奇而複奇。
(解釋):本來兵力空虛,又故意把空虛的樣子暴露在敵人麵前,使敵人示知底細,懷疑我方其實存有實力。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采用這種計謀,會有非常神奇的效果。
(戰例):三國時期,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率領十五萬大軍,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直殺過來。
當時,西城根本沒有重兵把守。諸葛亮身邊沒有武將,隻有一班文官。城內隻有區區五千人馬,而且其中有一半去運糧草了,隻剩兩千五百名士兵守衛西城。
眾人聽說司馬懿的大軍已經浩浩蕩蕩地衝過來時,都大驚失色。一班文臣早已嚇得哆哆嗦嗦,哪兒還想得出什麼對策。
有人開始向諸葛亮建議棄城而逃。
諸葛亮不動聲色,他登上城樓仔細觀望了一番後,轉過身,冷清地對眾人說:“關家示用驚慌,我已有對付之法,隻需略施小計,便可讓司馬懿退兵。”眾人都將信將疑,雖然諸葛亮一向料事如神,可兩千五百名士兵怎麼才能擊敗十五萬大軍呢,諸葛亮卻滿臉自信,沉著地逐一布置起任務來。
他首先下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來,士兵原地不動,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聲喧嘩者,立即斬首。
然後,他又叫士兵把四個城門全部打開,每個城門口都派二十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樣,在附近灑水掃街。
而諸葛亮自己則披上雪白的鶴,戴上雅致的綸巾,領著兩個小書童,帶上一張琴,在城牆上的望敵樓前憑欄坐下。
小書童燃起嫋嫋的熏香,沏上一壺好茶,安靜地退到諸葛亮身後,侍立著。
諸葛亮悠然地撫了撫琴弦,然後慢慢彈奏運桑。
沒多久,隻聽城外傳來震耳欲聾的馬蹄聲,而且聲音越桑起近,已經能見不遠處揚運的漫天塵土。司馬懿的部隊到達了城下。
他們氣勢洶洶地直殺過來,原本以為會遇到誓死抵抗的部隊。結果卻被眼前一片靜謐的景象嚇了一大跳。隻見四扇城門都大開著,沒有一個士兵把守,隻有幾個老弱百姓在掃地。城牆上沒有飄揚的旌旗,也聽不到戰鼓聲,隻看見諸葛亮一個人在城樓上逍遙自在地彈琴。
先頭部隊見到這般景象,心生疑惑,都不敢輕易人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司馬懿聽後笑道:“這怎麼可能?”於是便令三軍停下,自己縱馬前去一探究竟。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撫琴。在他左右各立著一個書童,也都是一副從容不迫的沉靜表情。再看城門口,有二十多個老百姓還在旁若無人地灑水掃地。
司馬懿觀察了良久,也沒看出什麼破綻。再聽諸葛亮的琴聲,悠揚閑適,不急不躁,顯得那麼淡定自若。司馬懿為人一向多疑,加上以前也吃過諸葛亮的虧,所以更加有所顧忌,猜測諸葛亮一定是在城內布了什麼陣,正等著他自投羅網。司馬懿猶豫了半天,最後還是回到大部隊,下了撤軍的命令。
他的二兒子司馬昭問道:“會不會是諸葛亮城中無兵,所以故弄玄虛,用來騙您的?”司馬懿思量了一會兒,搖著頭肯定地說:“諸葛亮向來謹慎,不曾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裏麵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還是迅速撤退吧!於是司馬懿又帶著十五萬大軍浩浩蕩蕩地打道回府了。
躲在城中的百姓和眾大臣長長地籲了口氣,一個個癱軟在地,後怕得直拍胸口。諸葛亮停止彈奏,微笑著眺望遠方,看著黑壓壓的一大片人馬漸漸走遠。誰也不知道,其實他緊張得汗水都濕透了衣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