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位於關外200裏的群山中,這裏有著一個50多戶的小村落。這個村落也因山得名,叫做馬山村。馬山村屬於關外第一縣清風縣,撫高鎮的一個小山村。
村裏有300多口人,人們秉承了山裏人的純樸,大家和和氣氣的,和一家人一樣,不過也可以說就是一家人,因為他們村所有的人都姓程,有著一個共同的祖先。
這裏景色優美,山川秀麗,可以說是這一帶少有維持山體原貌的地方。正因為這裏的人們當初沒有選擇吃山,所以這裏也是這一帶最窮的村了,因為這件事曾經也引起過很多人的不滿,成天吵著要上山伐木,木空采石。
最後都沒能成功,這都要歸功於他們的老村長,老村長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眼光是絕對長遠的人,正因為當初他的極力反對,才讓馬山幸免於難,才保留了這裏的一方秀麗,才使下一代人能近距離的貼近自然。
村邊有一條小河溝繞村而過,不過河裏不經常有水,隻有在下雨後才能看到嘩的河水繞村而過,那時山上也因為剛下過雨會霧氣蒙蒙,縈繞著青山綠水,在加上山下村落傳統的建築,房舍正門一體朝南,還有清晨的嫋嫋炊煙,很和諧、很自然、很美。
這裏遠離城市的喧鬧,到處都是自然的氣息,走在羊腸小路上綠色亦然,雨後更有一股草香,縈繞在小路的兩旁,使過往的客人,都能沾染自然的氣息。
又是一個雨後的早晨,羊腸小路上隱隱約約的有一道人影,慢慢的向馬山而來。人越來越清晰,是一個軍人,身高約有178公分,一身軍裝筆挺,也許是因為軍人的肩膀比較寬闊,穿起軍裝來更顯得英武不凡,兩隻手裏有兩個旅行袋,裏麵裝的鼓鼓囊囊的,肯定裝了很多東西,不過軍人走起路來還是一樣的虎虎生風,一點沒有負重的感覺。
軍人一邊走過,一邊不住的欣賞著四周的景色,如此景色應該讓人心曠神怡才對,可是軍人的眼睛開始發紅,開始晶瑩。可能是軍人久別故鄉而近鄉情怯、也可能是軍人被景色吸引而迷醉其中。
軍人叫胡大明,上尉軍銜。這裏不是他的家鄉,他家鄉在QL省,這是他第二次來到這裏,第一次來這是送他的戰友,這一次是來看他的戰友。
胡大明走到馬山村的村口,站在那裏望著遠處的一座房屋,深吸口氣,平複了一下自己的心情,向目標走去。
程建軍今天一早起來就一直很興奮,莫名其妙的興奮,心想今天肯定有什麼好事發生,於是就衝自己的媳婦喊道“小玲,你去看看外麵有什麼人沒有,我總感覺今天會有人來,但是就是不知道是誰。”
這時隻見一個婦女抱著一個孩子從屋裏走了出來,婦女長的不是很漂亮,一米六左右的個頭,還有些發胖,不過這個女人很善良,很樸實,婦女叫楊玲,從她來到馬山村,就一直照顧著程建軍,無怨無悔!孩子約莫有三歲,叫程大兵,長的很可愛,看到程建軍就衝了過去,撲到他的懷裏。
楊玲感覺自己很幸福,雖然很辛苦,還得照顧家,還得照顧他,不過她的心很平靜,也很祥和,夫妻恩愛,還有了愛的結晶,每每想起這些,楊玲就感覺自己的心都被幸福充滿了。
“哎!”楊玲應了一聲,就走到大門口,打開了那個用幾個木板釘製的大門,向外張望著。楊玲遠遠的就看到了一個人影,看不清楚人的模樣,看一眼就能看出這人是個軍人,他那身軍裝非常的醒目。
“建軍!你快來看,快來看,是不是你的戰友,有個當兵的來咱家來了。”楊玲心情很激動,不是因為自己,而是因為程建軍,她知道程建軍想著什麼,經常看到他拿著幾張相片,一個人在哪發呆,偶爾還會流淚,程建軍的故事,楊玲也曾經聽到過。程建軍也和她講過自己的故事。
“來了,來了!”程建軍連忙站了起來,此時的他與正常人無異,隻是我們看不到他那帽子下和那後背上的傷疤。
當程建軍走到門口時,上尉胡大明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的戰友,不是曾經的,而是一輩子的戰友,胡大明眼中的程建軍還和以前一樣,站在那裏如同哪挺拔的青鬆一樣,那雙眼睛還是那麼的有神。而程建軍眼中的胡大明好似也沒有多大的變化,隻不過多了身幹部軍裝,當然人威武了許多。
兩個人就這樣愣在了那裏,你打量著我,我打量著你。兩個人的眼裏此時都充滿了淚水,不過兩個人的眼睛都瞪的大大的,都在深呼吸調整著自己的狀態,隻見好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就是不見流下來。
胡大明連忙把頭扭到了一邊,裝著打量四處的風景,嘴裏還不忘解釋著,“你這裏風沙可真大,也不知道你這二十幾年是怎麼過來的。”
楊玲此時納悶了,但是也疑惑的四處看了看,心想哪有什麼風沙,這裏的環境不知道有多好,山清水秀的,有好多城裏人來到這裏後,都不想走呢。
別人不知道胡大明說什麼,但是程建軍明白他的意思,“你小子胡說八道,你看我這裏像是有沙的地方嗎,就算有也是你小子從外麵帶進來的。”
“你小子一點沒變。”胡大明放下了手中的包,慢慢的向程建軍走去。
程建軍此時也慢慢的向胡大明走去,兩個人走的很慢,但是每一步都很有力,當兩個人走到近前,程建軍二話不說就給了胡大明一拳,而胡大明同時也揮起了拳頭,但是他馬上又放下了,因為他看到程建軍的臉色很白,雖然程建軍的兩隻眼睛很有神,但是此時怎麼也掩飾不住自己的身體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