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飲食習慣中藏著健康的奧秘1(1 / 3)

吃雞蛋,當心補品別“毒品”

雞蛋是人們所喜愛的一種營養豐富的食物,尤其是它所含的蛋白質是天然食物中最優秀的蛋白質,具有各種必需氨基酸,並且容易為人體所利用。蛋黃中含有維生素A、B1、B2、D及尼克酸和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無機鹽。一個雞蛋平均重50克,卻含蛋白質5克左右,脂肪5克左右,鈣約30毫克,鐵約1.5毫克。所以說,雞蛋算得上是一種高營養食品,是小兒、老人、產婦以及肝炎、結核、貧血患者、手術後恢複期病人的良好補品。

但是如果不能科學地吃雞蛋,補品就會變為“廢品”,甚至是“毒品”,吃得不科學,一樣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1.怎樣正確地吃雞蛋

生吃雞蛋:有人認為生吃雞蛋最營養,可以敗火,實際這是不科學的。生吃雞蛋既不衛生,又會影響人體對維生素H的吸收和利用。因為生蛋清中有一種抗生物素,能使維生素H失去活性,故多吃生蛋清,會造成維生素H的缺乏,從而影響人體中脂類的代謝,易患皮膚病。至於那些經過孵化、但還沒有孵出小雞的“毛雞蛋”,就更不衛生了。

開水衝雞蛋:另外,有人喜歡用開水衝雞蛋吃,這也不好,因蛋殼表麵細菌很多,在一定條件下,蛋內也會受到汙染,雞蛋沒有經過高溫煮,蛋清、蛋黃沒有凝固,既不衛生,也不易消化。

油炸雞蛋:若用油炸雞蛋呢?則也因油溫過高,會使部分蛋白焦糊而影響消化。油煎雞蛋過老,邊緣會被烤焦,雞蛋清所含的高分子蛋白質會變成低分子氨基酸,這種氨基酸在高溫下常可形成有毒的化學物質。

所以,雞蛋應該煮熟吃,特別是嬰兒和體弱的病人,最好吃蒸雞蛋和打蛋花湯為好,煮雞蛋如果煮得不太老,還是比較容易消化的。雞蛋煮得時間過長,蛋黃中的亞鐵離子與蛋白中的硫離子化合生成難溶的硫化亞鐵,很難被吸收。營養學專家認為,雞蛋以沸水煮5~7分鍾為宜。

吃雞蛋時,要注意細嚼慢咽,否則會影響吸收和消化。不過,對兒童來說,還是蒸蛋羹、蛋花湯最適合,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鬆解,極易被兒童消化吸收。

茶葉蛋應少吃,因為茶葉中含酸化物質,與雞蛋中的鐵元素結合,對胃起刺激作用,影響胃腸的消化功能。

稱為食中之王的黑色食品

俗語道:“民以食為天”,平常我們吃的食物五顏六色,香氣四溢,惹得人食指大動。可是,你知道嗎,看上去不起眼的黑色食品才是食中之王呢!

1.什麼是黑色食品

自然界天然食物的營養與它們的顏色休戚相關,色彩越深,則食物的營養價值越高,尤其是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以及人體所必需的鈣、鐵等無機鹽都比普通食物高,且營養結構合理,保健作用大。

有人將食品劃分為4類:白色食品、紅色食品、綠色食品和黑色食品。“白色食品”包括大米、白麵、豬油等含色素少的食品,它們的營養價值相對較低。而熱能相對較高;“紅色食品”主要是含血紅素的各種肉類,它們含有較多的鐵質,但同時含高脂肪高熱量,攝入過量時對健康不利;“綠色食品”主要是含葉綠素的各種新鮮蔬菜,它們含有大量纖維素、維生素和礦物質。目前受到人們提倡的“黑色食品”主要指那些自然顏色比較深、營養價值高、對調節人體機能特別有益的一些食品,主要是指黑芝麻、黑米、黑棗、黑大豆、黑木耳、海帶、香菇、發菜、烏骨雞、豆豉等。

2.黑色食品的營養價值

黑色的大豆、黑色的米、黑色的棗、黑色的海帶紫菜、黑色的木耳、黑色的芝麻……這些黑色食物據說營養豐富,保健作用強,不僅能夠補充營養,還有防病抗癌的功效。難道顏色與食品的價值真的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

與同類的白色品種相比,黑色食品的營養素含量高,種類均衡,黑色動、植物食品中蛋白質的含量比較豐富,黑色植物食品脂肪含量較高,且含多價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營養腦細胞,防止膽固醇沉積,它們還含較豐富的B族維生素,特別富含我國膳食結構中容易缺乏的維生素B2。

黑色食物中還含有人體需要的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鋅的含量驚人,對於處在生長、發育階段的青少年來說,選擇食用一些動植物黑色食品,以及補充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對人有好處的。

黑色食品除了具有這些營養元素之外,也有很高的保健價值,黑色食品中除了含有維生素和微量元素,所含的黑色素也發揮了其特殊作用。它能起到清除人體內自由基的作用,平衡內分泌及防止早衰,具有補腎暖身、防衰老、烏發美容等功效。

健康小貼士

淘黑米不要過度清洗

淘黑米時不要過度的清洗,不要用手使勁搓,因為黑米的營養成分大多都集中在黑米的皮上,實際上黑米裏麵也是白色的,營養全部集中在黑色的外皮裏麵。

每天吃幾個雞蛋最佳

一個中等大小的雞蛋約可供給6.3克蛋白質,如果雞蛋吃得過多,勢必影響其他食物的攝取,容易造成營養上的不平衡,尤其是會導致鐵和鈣的不足,過多的蛋白質也會加重肝、腎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