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2)

地處我國東南沿海、長江下遊的江蘇省曆來享有“魚米之鄉”的美譽。這從江蘇的簡稱——“蘇”就可見一斑:“蘇”的繁體為“蘇”,意即草木繁茂,魚米豐盈。千百年來,在這片肥沃的土地上,勤勞善良的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創造了豐饒的物產和悠久的文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富庶安定的江蘇令人神往。

江蘇境內自古以來鍾靈毓秀,人文薈萃。這裏形成了以蘇、錫、常為中心的吳文化,以寧、鎮為中心的金陵文化,以揚州為中心的維揚文化和以徐、淮為中心的楚漢文化等,使江蘇文化豐富多彩。江蘇曆史上名人輩出,燦若繁星。在古代,政治家、軍事家有孫武、伍子胥、劉邦、項羽、韓信等;科學家有祖衝之、沈括、徐光啟、徐霞客等;文學家有劉勰、李煜(南唐後主)、範仲淹、秦觀、範成大、施耐庵、吳承恩、曹雪芹、吳敬梓、馮夢龍、劉鶚等;書畫家有顧愷之、張旭、米芾、唐寅、文征明、祝枝山和以鄭板橋為代表的“揚州八怪”等;思想家有顧炎武等。在近代和當代,江蘇依然是群星閃耀,大放異彩。我國近代民族工業的重要創始人有張謇、榮宗敬、榮德生、劉國鈞等;近代和當代著名的科學家有華羅庚、周培源、茅以升、錢偉長等;近代文化名人有柳亞子、朱自清、葉聖陶等;著名書畫家有徐悲鴻、劉海粟、傅抱石、錢鬆喦、林散之等;著名表演藝術家有梅蘭芳、周信芳、趙丹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有周恩來、張太雷、惲代英、瞿秋白等。

江蘇旅遊資源十分豐富。這裏有獨特秀麗的水鄉風貌、悠久厚重的文化底蘊、眾多的名勝古跡和曆史文化名城,構成了“青山襯秀水,名園依古城”的特色旅遊資源。省會南京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徐州、揚州居天下古九州之列。江蘇的自然旅遊資源以水光山色為佳。長江橫穿東西,京杭大運河縱貫南北,江河上的綺麗風光和兩岸的自然、人文景觀相映成趣。太湖煙波浩渺,景色之佳居全國五大淡水湖之首。洪澤湖波濤萬頃,雄渾浩瀚。揚州的瘦西湖、南京的玄武湖和莫愁湖、徐州的雲龍湖、常州的天目湖等都是著名的湖泊。江蘇名泉極多,有鎮江中泠泉、無錫惠山泉、蘇州虎丘憨憨泉以及南京湯山溫泉和連雲港東海溫泉等,都有較高的知名度。江蘇的山雖不甚高,但貼近城市,多負盛名。南京的鍾山、清涼山襟江帶湖,雄峙石城,呈虎踞龍盤之勢。鎮江三山(金山、焦山、北固山)沿江屹立,蒼翠雄秀。句容與金壇交界處的茅山是我國東南道教中心,有道教“第一福地”和“第八洞天”的美譽。南通狼山雖不是很高,卻是全國佛教八小名山之一。陶都宜興號稱“洞天世界”,境內洞壑深邃,蔚為奇觀。連雲港的花果山瀕臨黃海,因與《西遊記》結緣,是孫悟空的老家而聞名海內外。其他名山還有江蘇最高峰雲台山玉女峰(海拔625米)、佛教律宗聖地句容寶華山、揚州蜀岡、蘇州洞庭太湖的東山和西山等。江蘇多有植物觀賞地。蘇州鄧蔚山的香雪海、南京的梅花山、無錫的梅園等都是著名的賞梅勝地;南京的棲霞山、蘇州的天平山是著名的賞楓勝地;宜興省莊的滿山翠竹則是著名的竹海觀賞地。江蘇的人文旅遊資源更是獨領風騷。蘇州園林、南京明孝陵為世界文化遺產,被稱為“百戲之祖”的昆曲為“人類口述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連雲港錦屏山將軍崖岩畫被稱為“我國最早的一部天書”,孔望山東漢摩崖造像比敦煌石窟還早一二百年,有“九州第一窟”之譽。常州春秋淹城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古老、最為完整的地麵古城遺址。徐州漢畫像石、南京和丹陽帝王墓前留下的六朝石刻是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瑰寶。徐州獅子山發現的西漢兵馬俑被考古學界稱為世界奇跡之一。南京明城牆是世界上最大的磚城之一。江蘇古典園林舉世聞名,這些園林是利用山石、水體、植物和建築物等物質要素,經過藝術處理而創造出精致的空間藝術品,融建築、園藝、雕刻、繪畫、詩文、書法、工藝美術於一體,其造詣之精湛、保存之完好世所罕見。江蘇省內主要宗教有佛教、道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現存的南京棲霞寺、鎮江金山寺、揚州大明寺、蘇州寒山寺、常熟興福寺、常州天寧寺、句容隆昌寺等都是著名古刹。江蘇擁有眾多的傳統民居、陵墓、宮殿和古城遺址,擁有無數的古人雕刻繪畫藝術瑰寶,這些都是品味極高的人文景觀,具有很高的遊覽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