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極夜下的故事(1 / 2)

公元2024年9月21日,南極極點。

“隊長,為什麼我們不在山洞內宿營,還要到外麵自己挖冰洞,天氣觀察員小李說今天有極地暴風啊?”

科考隊員趙明明一邊揮舞著鐵鍬,一邊向旁邊的科考隊長陸原抱怨著。在他旁邊,作為隨隊醫生的方葛文也豎起了耳朵。

“你這小子可別抱怨,我們人類發現南極有一百多年了吧。到現在為止,發現的山洞有幾個?更不要說有人為痕跡的山洞。要知道,我們腳下這片土地,曾經是古岡瓦那大陸的核心為止,現在我們世界的南美、非洲、大洋洲什麼的,都是從這裏分裂開的……”

陸原在南極斷斷續續生活了近十年,也算經驗豐富。這次考察的主要目的,是實地監測南極極點極晝與極夜交替之時的環境變化,需要科考隊很長一段時間呆在無人區,所以安排目前南極生活時間最長的陸原作為隊長。

“要知道那次大陸分裂大約在1。85億年前,那時候恐龍都還沒滅絕呢!這山洞中,我們發現了1。85億年前的人類活動痕跡,這說明什麼,你們心中都該有底。我們的發現,可能會顛覆整個人類文明曆史和進化史。如果我們為了躲避極地暴風,破壞了一點山洞的原生態環境,都可能是整個人類極大的損失啊!”

方葛文雖然參加了這次科考隊,但作為醫生的他隻是簡單了解過關於南極的曆史,並沒有注意一些時間點什麼的。況且,他對曆史向來不感興趣,隻是對於親眼目睹極夜與極晝的轉換十分好奇。

不過,他和其他隊員一樣,對於陸原知道極地暴風快來後,還堅持眾人在外挖雪坑露營有些怨氣,所以心底也有幾分不快:“隊長,你怎麼知道山洞裏的痕跡是1。85億年前的啊?萬一是近代前來南極的人留下的呢?”

陸原嗬嗬笑了笑,道:“小方啊,你要相信科學。你忘了我先前掏出的那個小盒子了嗎?那可是最新的便攜同位素鑒定器啊!雖然它沒有實驗室的專業器材那麼準確,但誤差也是有限。好了,大家別埋怨了,等這次任務結束,回到科考站後,我請大家好好喝一杯!”

“隊長,我不喝酒,折現行不行!”一個年輕的隊員小小幽默了一下,引導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一個多小時後,在眾人齊心協力之下,挖出了一個二十來平左右的冰窟,眾人把雪橇和所有的物資都拖了進去後,不久冰原上就掛起了淩厲的寒風。

小小的冰窟內,十來個人擠在一起,中間用幾個架子搭起一個簡易爐灶之後,放上一塊可燃冰點燃。用高能壓縮食品和冰化的淡水就著火,幾下就做了一頓熱飯,吃過之後,眾人頓時都感到身上湧起了一股暖意,開始昏昏欲睡起來。

看了看時間,已是晚上十點多鍾,於是陸原對眾人說道:“我和小方先值班吧,四個小時候,小李和小王換我們。”

如果沒有極地暴風,有了冰窟作為居所,根本不需要人值班。

但冰窟隻是臨時挖掘,比起愛斯基摩人的雪屋來說簡陋得太多。如果沒有人在洞口不斷疏導積雪,內部的相對高溫會導致冰雪融化成液態水,外部的寒冷又會使水凝結成冰,最多半個小時便會將冰窟變成一個冰墓,讓裏麵睡覺的人全部窒息而亡。

方葛文和陸原蜷著身子坐在洞口,一邊在便攜終端上寫著日記,記錄一日行程發現與感受,一邊是不是用撬杆捅送洞口的積雪,保證空氣對流的暢通。

大約2個小時後,方葛文漸漸有點疲乏,眼睛不知不覺閉了起來。這時,他朦朦朧朧間,突然在耳邊聽見一聲槍響,然後就感到有人猛地拍著他的肩膀。

“快醒醒,小方,別睡了,有動靜!”

方葛文睜開惺忪的雙眼,隻見陸原一臉的緊張,豎起手指對著他低聲道:“你剛才聽到槍響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