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生中的博弈精神博弈是一種生活狀態(1 / 1)

人生中無處不是機遇與挑戰,人生就是由天數次小的博弈過程所組成的,誰是強者,誰是弱者,誰是英雄,誰是敗寇,全在於一次次小的博弈中所作出的策略選擇。

博弈,是一個新鮮而熟悉的名詞。說它新鮮,是因為“博弈”和“博弈論”都是進口的外來詞,而且被當做一門很嚴肅的科學在研究。說它熟悉,因為它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我們每個人都自覺不自覺地卷入其中。

那麼,到底什麼是博弈呢?博弈在英文中用game來表示,如果直譯的話,就是遊戲。

博弈或者博弈論的準確定義是:一些個人、團隊或其他組織,麵對一定的環境條件,在一定的規則約束下,依靠所掌握的信息,同時或先後,一次或多次,從各自允許選擇的行為或策略進行選擇並加以實施,並從中各自取得相應結果或收益的過程。

一個完整的博弈應當包括五個方麵的內容:第一,博弈的參加者,即博弈過程中獨立決策、獨立承擔後果的個人和組織;第二,博弈信息,即博弈者所掌握的對選擇策略有幫助的情報資料;第三,博弈方可選擇的全部行為或策略的集合;第四,博弈的次序,即博弈參加者作出策略選擇的先後;第五,博弈方的收益,即各博弈方作出決策選擇後的所得和所失。

博弈是一門很高深的學問,但又不是一門純理論的學科,它無時不在,貫穿於每一個曆史時期;無處不在,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角落。人們所熟悉的下圍棋古時稱之為“對弈”,這就是一種策略選擇。膾炙人口的“田忌賽馬”的故事,更是博弈策略的鮮明體現。孫臏看到田忌每次賽馬都失敗,獻上計策,在不更換賽馬、隻變更賽馬的出場順序的情況下,贏得了比賽的勝利,這就是一種策略選擇。

實際上,博弈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見慣的事情,普通人的各個時刻都在自覺不自覺的博弈。

當你早上去吃早點,是在有正式營業點的小店吃,還是在街邊打遊擊的小攤小販手中買上一點,然後趕路,這就是博弈,因為,你要在有無健康保障之間作出抉擇,如果出了健康問題,能追究當事人的責任還是自己承擔後果之間作出選擇。

當你下班買菜,就在為賣菜阿姨的報價是高是低而猜疑的時候,賣菜阿姨經常會說:你放心,我天天在這賣菜。簡單的一句話往往能夠讓你作出決定。這同樣是雙方的一次博弈。

在賣菜的看來,她需要有穩定的顧客,獲得穩定的收入,從而不願意賣給他人高價。在買菜的人來說,既然她天天賣菜,自己要天天買菜,如果她說謊,自己肯定不會再買她的菜,因此,她不可能賣高價。基於這種推斷,從而達成協議,這也是一種通過信息進行推斷,從而作出抉擇的博弈。

博弈還關係到人們的安危存亡。博弈論著作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在一個很多人聚會的房子裏,一個房間突然起火,火勢很大,無法撲滅,對每個人來說,都要選擇一個逃生的出口。

是和他人一樣,還是你自己選擇一個能夠逃生的門,這個過程抉擇實際上就是一次博弈。如果你選擇的門是多數人選擇的,那麼你將喪生,而你選擇了一個不為人們看好的門而逃生,那麼你就是幸運的。

如此一看,博弈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它和人們的生死有關。由於博弈存在於我們生活的時時刻刻,不同時候,不同場合,博弈的內容和方式是不一樣的,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對博弈進行分類:

一是分為合作博弈與非合作博弈。如果各博弈方能達成某種有約束力的契約或默契,以選擇共同的策略,此種博弈就是合作博弈。反之,就屬於非合作博弈。企業之間的聯合定價就屬於合作博弈,而經常挑起價格戰的企業采用的就主要是非合作博弈。

二是分為零和博弈、常和博弈與變和博弈。零和博弈指的是所有博弈方的得益總和為零,這種博奕就屬於零和博弈。常和博弈則是指所有博弈方的得益總和等於非零的常數。例如若幹人分配一份總額既定的財產,依據不同的條件,個人所得不等,這就是常和博弈。變和博弈則是指隨著博弈參與者選擇的策略不同,各方的得益總和也不同。例如炒股,不同的投資者采取的投資策略不同,或者賺錢或者虧損,這就是變和博弈。

三是分為靜態博弈與動態博弈。所有博弈方同時或可看做同時選擇策略,采取行動的博弈是靜態博弈。動態博弈則是指博弈方的選擇和行動有先後之分,後行者可以根據先行者的策略選擇來決定自己的策略。

四是分為完全信息博弈與不完全信息博弈。在前一種博弈中,每一個參與者都擁有全部的相關信息,隻擁有部分相關信息的便屬於後一種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