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 吵架的動物
死生亦大矣。除了生死二事,有沒有第三件人人不可避免的大事?
恐怕每個人的回答都不相同。甲說是吃,乙說是愛,丙謂是老,丁謂是病。然而人人飲食,卻有人辟穀或絕食;個個男女,竟有人禁欲或獨身;無人不衰老,偏有人英年早逝;沒人不生病,也有人從不服藥。可見這些看似重大之事,都缺乏真正的普遍性。說起來或許令人吃驚:僅次於生死,無人可以幸免的人生第三件大事,是稀鬆平常微不足道雞毛蒜皮囉哩囉嗦的吵架。
吵架甚至比生死更重大。人出生時渾沌無知,人死後又無法感知,因此吵架是人生的頭等大事。況且生死固然牽動著家庭,影響著社會,畢竟是個人獨舞,而吵架卻是雙人舞,沒舞伴不行。正是吵架,使自然人成了社會人。
生死也與吵架不可分割。男孩出生,父母親屬會因為想要女孩而吵架,會因為他是否聰明而爭論;女孩出生,父母親屬會因為想要男孩而吵架,會因為她是否漂亮而爭論。一個人在吵架聲中厭倦而死,子女親友又會或因爭奪遺產,或因評價功過,吵得沸反盈天。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於是吵架也就從生到死,自始至終,像影子一樣緊緊追隨每個人的腳跟。
人是吵架的動物。短暫的個人史,就是每個人休戚啼笑與之相關,榮辱成敗之與相伴的吵架史。漫長的人類史,更是鬧嚷嚷亂哄哄,你方吵罷我已登場,話音未落罵聲四起的吵架史。
082 吵架先驅
細究世界吵架史,希臘的蘇格拉底和中國的公孫龍,堪稱東西方吵架界兩大先驅。
傳說蘇格拉底得到阿波羅神諭,說他是全希臘最有智慧的人。這與其妻子對他的評價“你一無所知”出入太大。然而蘇格拉底既不敢跟妻子頂嘴,更不敢跟太陽神吵架。不得已,蘇格拉底隻好站在雅典街頭,與路人吵了一輩子架。盡管所向無敵,然而他在家裏,對自己那位出名的不賢之妻的嗬責,除了承認“我一無所知”外,決不還嘴。
希臘第一嘴蘇格拉底,竟吵不過自己的妻子。或許蘇格拉底的吵架絕技,乃是其妻秘授的些微末技。然而希臘吵架奧林匹克冠軍的蘇格拉底,在家門之外卻也找不到對手,有嘴沒嘴的避之惟恐不及,嚐到了“話不投機半句多”的苦悶,於是隻好仰脖子喝毒藥,飲恨而死。
富於啟發的是,蘇格拉底時代以後,凡是有點智慧的男人,都是跟神吵架;凡是缺乏智慧的男人,都是跟妻子吵架。
且說公孫龍騎著白馬出關,被關吏攔住,因為關口豎著牌子:“騎馬者不得出關。”略知吵架學皮毛者一看便知,豎這塊牌子,就是成心找人吵架,否則不會吃飽了沒事,豎一塊毫不講理的牌子,但吵架者正是吃飽了沒事幹的。關吏沒想到,公孫龍是中國吵架史上第一名嘴,其妙語千古傳誦:“你的牌子上隻寫‘騎馬者不得出關’,沒寫‘騎白馬者不得出關’。”關吏啞口無言,這場架竟吵不起來,隻好眼睜睜讓公孫龍騎著白馬輕鬆過關。公孫龍的吵架絕技流播甚廣,後世吵架愛好者無不沿用。莎士比亞的名劇《威尼斯商人》,鮑西婭鬥敗高利貸者夏洛克的方法也如出一轍:“你的契約上隻寫著到期還不出錢,可以割一磅肉,沒說順便可以割出血。”於是鮑西婭大獲全勝。可見吵架高招放之四海皆準。
《莊子·天下》曾經批評公孫龍“能勝人之口,不能服人之心”,盡管很不公正,但確實揭示了吵架學精髓。吵架者隻圖勝人之口,不求服人之心。對吵架界祖師爺的最佳紀念,就是繼承其遺誌,大吵而特吵。因此,對蘇格拉底是否該死,西方人始終吵個不休。對白馬到底算不算馬,中國人也至今爭個沒完。
083 進化了的打架者
從打架進化到吵架,是人類迄今為止的最大進步。打架的初民,還徘徊在動物叢林,而盡可能用吵架代替打架的人們,已經進步到足以組成人類社會,因此吵架是人與人最基本的社會關係。兵法之祖孫子,最早提出化打架為吵架的文明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令人肅然起敬的是,孫子名武,本該提倡動武打架(盡管他研究的是打群架),而反對掉文吵架,但他老人家菩薩心腸,寧願名不符實,也要讓老祖宗從動物進化到人類,從叢林進化到社會。至於孫子的子孫們酷愛吵架卻不敢打架,被別有用心者總結為“裝孫子”,是否在詆毀主張偃武修文的他老人家,不得而知。
有怨氣要發泄,又不想打架,保持心理平衡的惟一秘訣是吵架。因為打架非死即傷,打群架則死傷無算。吵架雖大高而不妙,但避免了殺生之惡,在吵架中用點手段無可厚非。有人說,外交就是為了本國利益,進行愛國主義撒謊。這對外交家十分不恭,其實外交主要是進行愛國主義吵架。愛國主義吵架,避免了不少愛國主義打架,乃至愛國主義群架,實為功德無量。可見吵架與撒謊一樣,不可一概否定。撒謊不過是吵架的常用技巧罷了。毫不奇怪的是,外交官正是每個國家派出的頂級吵架國嘴,聯合國則相當於吵架奧林匹克。由於聯合國的事務至今一團糟,看來人類要從吵架進步到“對話”,並不比從打架進化到吵架容易。徹底根除打架已很困難,遑論根除吵架的烏托邦。所以先別忙著主張“對話”,還是老老實實研究吵架,鼓搗出一些吵架的稱手家什,更加切合民生日用。學會科學地吵架,可以避免打架;學會藝術地吵架,可以減少煩惱。墨子說:“兩害相權取其輕。”可見這位擅長打架的先秦吵架名嘴,也主張武戲文唱。
德國吵架名嘴叔本華認為,人類就像一群冬天的豪豬,寒冷使他們擠在一起,但擠得太近又會互相紮痛,於是不得不離得遠些,然而離得太遠又害怕孤獨,隻好保持不遠不近的最佳距離。——這真是至理名言。不遠不近的距離之所以最佳,正是因為最有利於醞釀吵架,最有利於爆發吵架,最有利於延長吵架時間,最有利於享受吵架樂趣。擠得太近而紮痛,就難以無關痛癢地吵架,隻能打架。離得太遠,固然避免了打架,但吵架便找不到對手了,人生的寒冷將變得難以忍受,而吵架正是人類讓生命取暖的最佳手段。
由於擔心失去吵架對手,法國吵架名嘴伏爾泰如是說:“雖然我不同意你的吵架內容,但我誓死捍衛你神聖的吵架權利!”
084 吵架的君子
法國吵架名嘴盧梭,敢於站在上帝麵前自稱世上最誠實的人,卻不敢說自己從未與人吵架。實際上他口出大言,就是成心找人吵架。他一生吵過的架,以及他死後別人因他而吵的架,少有人能望其項背。
如果把吵架者和打架者除外,曆史名人殿就會空無一人。而因吵架而青史留名的人數,遠遠超過因打架而青史留名的人數。一場大規模戰爭,成百上千萬人白白死去,後人記得的,僅僅是為那場戰爭而吵架的極少數人。
一個人是否天才,取決於他是否出名。一個人是否出名,取決於他是否吵架。名人總是不太好惹,而不太好惹的主要原因,就是他擅長吵架。僅在一時一地吵架出名的人,被稱為“有名的壞坯”或“小流氓”。吵架聲名超越時空的人,則被譽為“罕見的天才”或“大偉人”。這與“竊鉤者誅,竊國者侯”的政治原理,完全一致。
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鬼仙佛,也免不了吵架。八仙互相捉弄,神魔不斷鬥法。奧林波斯諸神也爭訟不已。有人從不打架,卻沒人從不吵架。所謂“君子動口,小人動手”,說明即便是君子,也免不了吵架。不吵架無以成君子,不吵架無以成偉人。這一諺語還說明,在霍布斯所謂“一切人對一切人戰爭”的蒙昧時代,打架是普遍而經常的事。然而文明開化以後,大多數人都盡量避免打架,這是和平成為曆史發展總潮流總趨勢的原因。人民總是反對打架,更反對打群架。即使在史無前例的動亂年代,也有“要文鬥不要武鬥”的最高指示。由於沒人願意打架,和平總是可能的,然而人類又永遠免不了吵架,所以世界不可能真正太平。不過真正太平恐怕也未必好,否則人們就不會停屍房為“太平間”。
無論如何,活著的每個人時常要幹的一件事,就是吵架。如果哪位先生不同意,那麼他就是準備與我吵上一架。但願與我吵架的先生,抱著“以吵止吵”(正如“以戰止戰”)的高尚態度,積極投入吵架。這正是我偶爾投入吵架實踐的意圖所在:了解和掌握吵架的普遍“規律”,以便化打架為吵架,化大吵為小吵,化熱炒為冷盤。剔除其糟粕,汲取其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