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兵不習武,無算盡義務;武藝練不精,不算合格兵。”作為軍人不僅要掌握各種軍事裝備和作戰技能,還有鍛煉出一個好體格。所以當我們來到野戰部隊的時候,就會發現這裏的士兵很受,但是很有肌肉,都是標準的健美身材。
一、身體素質與作戰
士兵的身體素質直接影響到他在戰鬥中的水平,在從古至今發生的無數次戰爭中,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冷兵器時代的短兵相接,還是現在的非接觸作戰。士兵在戰場上都是一個高體力的“勞動者”,而且還要麵對各種各樣難以想象的戰場障礙,比如坦克壕、懸梯、鐵絲網、雷場等等。所以即使在現代戰爭中,士兵的身體素質仍然是最重要的戰爭決定因素之一。
對於士兵來說,通過身體素質的鍛煉,他們要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韌、敏捷、平衡能力等各方麵得到一個明顯的提升,因為這些要素決定了士兵在戰場上的生存能力和完成作戰任務的能力。這些能力的提升,可以通過針對性的體能訓練來完成。而且隨著信息作戰的影響力增大,心理戰對士兵的影響越來越大,部隊也開始重視對士兵的心理素質進行專門的訓練。
二、體能鍛煉三步走
一個士兵從入伍開始到成為一名合格的士兵,體能鍛煉需要分三步走,也就是三個階段來完成。對於普通人進行體能鍛煉亦是如此。這三個階段分別是:預備階段、訓練階段和維持階段。
當然這三個階段是因人而異的,對於體質良好的年輕人可以直接從訓練階段開始。而對於不經常運動的人,還是應該從準備階段開始鍛煉,這樣能使身體有一個適應的過程,以免出現不適。
(一)第一步:預備階段
準備階段的訓練目的是使士兵或者普通人從心肺功能到肌肉係統方麵能夠適應習慣性的鍛煉,為進入訓練階段做好前期的準備。所以在準備階段,訓練強度應該適中,按照循序漸進的方式,有計劃的增加頻率,強度和時間,使身體素質從低到高逐漸提升。
對於剛入伍的新兵或者一個剛剛進入鍛煉狀態的人來說,應該從行跑步開始進入訓練。這個階段的訓練完全控製在有氧訓練的強度。按照美軍陸軍士兵的訓練要求,在這一階段每周 3 次每次 10到 15分鍾,並在一個舒適的步速進行,使訓練者的心跳頻率提升到大約60%儲備心率(關於儲備心率和訓練心率的計算方法將在第二章中進行介紹和說明)。通過這種訓練,士兵在鍛煉後第二天應該沒有過分疲勞或肌肉酸痛。
然後逐漸增加士兵的運動量,將訓練時間延長到16到20分鍾,或者通過增加跑步的速度提升他們的心率到大約70%儲備心率。而這也要因人而異,那些在跑步期間感到喘不過氣來或其心率上升超過其訓練心率的人應恢複步行直到心率返回到合適的訓練心率。當他們能夠適應以 70%儲備心率時,再進行16 到20 分鍾的運動強度。
在準備階段,通過負重訓練來改善肌肉耐力和力量,也應該從易到難,逐步地增加強度。新兵或者剛剛進行鍛煉的人應該選擇大約每組 8 到 12 次鍛煉到身體所有主要肌肉群的練習。
在第一周的訓練中,士兵或者初學者主要是學習能夠鍛煉到全身肌肉群的各個正確姿勢,此時使用的鍛煉工具應該是重量很輕的。這樣既有利於掌握姿勢,又能最大限度地減少肌肉酸痛和減少肌肉,關節和韌帶損傷的可能性。
在第二周的訓練中,士兵已經掌握了動作要領,此時應該逐漸增加他的負重。通過這一周的訓練士兵應該能夠數量使用每種鍛煉動作,進行8到12次的重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