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金兵將大量傳單投入京城的同時,一萬宋軍也開始了收繳行動,挨家挨戶收回金兵散播的傳單,消除不良影響,同時八千士兵也緊急上城,進入了防禦狀態,三百二十架床弩開始強力發射,摧毀敵軍的投機機。
李延慶在數百親兵的護衛下也趕到了北城頭,城樓內,一名士兵點燃了燈籠,照明了城樓房間,劉錡將一張傳單遞給李延慶,“很有趣的宣傳,都統看看吧!”
李延慶接過傳單看了一遍,微微笑道:“金人太高看我了,殺了我一人,從此下太平,我擔當不起啊!”
“那個是胡八道,都統不用理會它,關鍵是最後一段,都統看出端倪了嗎?”
李延慶點點頭,“很顯然,金兵支撐不住了,王貴昨晚上燒毀黎陽倉,撼動了金兵的根基,金兵應該已有退兵之意,所以才會有‘外交不破兵不可行’的狗屁言論,在給自己找台階呢!”
劉錡見左右無人,便壓低聲音道:“我倒覺得,這是金人在向朝廷某些勢力暗遞消息。”
李延慶眉頭略略一皺,他當然知道劉錡某些勢力指的是誰,朝廷的主和派,勢力十分龐大,從傳單的效果來看,對普通百姓確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主和派確實是有影響。
就在這時,城樓外有士兵稟報,“啟稟都統,李相公緊急求見!”
這是李綱來了,李延慶立刻吩咐道:“請李相公上城頭來。”
他又對旁邊兩名親兵道:“去通知楊將軍繼續收繳傳單,盡量避免這件事傳播開。”
“遵令!”
兩名親兵行一禮,匆匆去了,李延慶走出城樓,此時已是淩晨,快亮了,在朦朧的晨曦中,隻見李綱跟隨兩名士兵快步向這邊走來。
“李都統,情況有些不妙!”李綱走上前便急聲道。
“發生了什麼事情?”
“我剛剛得到消息,官家已經下旨,令馬政去金營和金兵接觸了。”
李延慶吃了一驚,有官員出城了,自己居然一無所知,這是怎麼回事?
“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李延慶急聲問道。
“大概在一個時辰前,白時中、吳敏、李邦彥、張邦昌聯袂去見官家,遞交了百官請願書,七成以上官員在請願書上簽字,他們最終服了官家與金兵議和。
李延慶沒想到主和派如此迅速,雖然他們準備已久,但很顯然,金人的傳單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但李延慶此時更關心是官員出城,他問道:“李相公剛才,馬政已經出城了?”
“我得到的消息是這樣,但具體情況我也不了解。”
李延慶轉身對劉錡道:“你去查一下此事,看看有沒有人擅自開城放人,如果有問題,我懷疑是東城和南城那邊。”
“卑職這就去!”
劉錡翻身上馬,催馬向東城奔去。
李延慶又對李綱道:“李相國最好現在就去見官家,你告訴官家,王貴將軍前晚上偷襲黎陽倉得手,燒毀了至少一百萬擔草料,金兵已經支撐不住,所以才有求和的暗示,我們千萬不可上當!”
這個消息令李綱既驚喜,又擔心,他連忙道:“我這就去見官家!”
.......
李延慶很快便得到了稟報,問題出在東麵的新宋門,駐紮新宋門的新北軍擅自將馬政和幾名隨從放出了城,這個消息令李延慶極為惱怒,他當即催馬趕到了新宋門。
新北軍是在李延慶的建議下組建起來的一支新軍,共有三萬軍隊,由董平、徐寧和張清三人統帥,高俅給了李延慶一個麵子,將李延慶的一百親兵加入到新北軍中出任都頭,使李延慶對這支軍隊也有了很大的影響力。
但在趙桓登基後,一方麵重用李延慶,但另一方麵也對李延慶的軍權進行牽製,最明顯就是消除李延慶對新北軍的影響,趙桓提拔董平為副都統,使董平也能直接向子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