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一下情況(1 / 2)

其實上架成績差,是撐過來了,想著沉下心來,慢慢寫!

可是那天家裏發生了一些事情,寫完一章後腦子都空白了,章節都想不出名字。

腦子亂了幾天。

想要了解的話,可以群裏找我,這裏不方便細說。

總而言之有點坑吧!

隔了幾天算是弄清楚怎麼回事了,冷靜下來,跟編輯聊了一下,當時聊的時候是想著大改或者重寫。

重寫有兩種方式。

第一種:該書直接修改重寫,能夠保住大家的粉絲積分。

這種方法相當於要大家全部重新看,可是不算新書,不能重新上三江上強推……

第二種:新開一本書,可以享受新書一切待遇

弊端就是書名要用另一個,內容也不能夠相同,也就是完全新的一本。

這幾天兩種方法我都想過,第一種修改的地方,是誠實的限製,起初構思本書的時候想著是製造衝突的關鍵,卻沒想到直接限製了主角,影響了爽點。

修改了誠實這個限製後,後麵的劇情也就是不會存在,也就是如果主角不會說那些作品是原著寫的,劇情發展自然也就不一樣。

這種情況下基本上是需要大家從頭開始看,新的內容,也就是書還是這本,估計回去看的人沒幾個。

所以當時仔細衡量了得失,也跟群裏部分書友談過,得知改完後不能上三江強推,很難有新讀者看到新內容,而那些棄書的舊讀者也不一定會回去看,大家也建議我開一本新的。

然後我就開始思考新開一本評論家,大噴子,從這本書裏麵我發現了很多問題,比方說我噴不起來,第一點是因為主角沒有噴的能力,第二點是我個人寫作風格不適合噴,我喜歡無形裝逼,不習慣這種直接懟的。

我又重新去尋找了一些關於評論家的資料,其實我們這個世界的評論家跟本書裏麵的評論家有著天壤之別。

我當時參考了很久,甚至去分析大眾點評的出發點,還有現狀的情況,為什麼點評做不起來。

比方說你現在看一首歌,其實是每個人都可以投票評分,包括小說也可以評分!

也就是作品好不好,其實完全可以由市場,由群眾來評分的,那麼評論家意義其實不在這裏。

比如軍事評論家,告訴大家想兩國的軍事情況,會有什麼影響。

比如股市評論家,跟大家分析幾隻股,分析大盤。

藝術評論家,告訴大家這些作品,或者告訴大家某個作者的藝術底蘊,對社會影響,對某個領域的影響。

所以,評論家這個行業,我起初是構造了一個平行世界,作品泛濫,很多排行榜都被人用錢推上去的。

所以誕生了評論家,但實際上,哪怕如此,隻需要建立起群眾投票機製,自然可以讓廣大群眾來評判哪些作品是好是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