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攝《活埋》前陳天就考慮到了拍攝之後應該怎麼辦,在穿越之前陳天想過自己從獨立製片起家。
拍攝一部影片然後參加聖丹尼斯電影節,從那裏得到別人的賞識從而開啟自己的導演之夢。
然而現在已經是六月份,今年的聖丹尼斯電影節早在五個月前舉辦過了。
而下一屆要到明年一月份才會到來,如果想等到明年不是不可以。
但這對於急需要將《活埋》變為現金,更需要依靠《活埋》初步打出自己名聲的陳天而言,六個多月的等待時間實在太長了。
無法等到下一屆聖丹尼斯電影節,那麼想要帶著《活埋》參加其他電影節除了資格要求外花些錢到也無所謂。
可是其他他能夠上的電影節影響力又遠達不到聖丹尼斯電影節,即使上了也不一定能將《活埋》賣出好的價錢。
至於自己聯係影院上映,這在電影行業早就完善的好萊塢實在不太現實。
陳天的計劃便變為了拍攝完畢之後親自帶著樣片去各大電影公司,從而試圖在某一家公司得到認可。
可是畢竟少了一個聖丹尼斯電影節這樣的平台來增加自己和《活埋》的知名度,在這樣的情況下直接去電影公司即使得到認可,那麼報價也肯定會比通過聖丹尼斯電影節主動被電影公司報價低很多。
而此刻手上這篇報道對於陳天而言是一次絕好的利用機會,就是一次完完全全的天上掉餡餅。
雖然《世界新聞周刊》在很多正規報紙眼中是一份不應該頂著報紙名頭的垃圾小報根本不值一提,但誰也無法否認它在美國民眾心目中的地位。
每天近百萬份的銷量便是最好的證明,否則再高端再正規但沒有銷量狗屁不是。
《世界新聞周刊》也深受不少名人喜歡甚至出現在一些好萊塢大片裏麵,這也是這份報紙深入普通人民心中的明證。
報紙的最好證明是銷量那麼電影的自我證明便是實實在在的票房和口碑,而票房和口碑更多的來自於普通人民。
所以陳天準備借助這次機會好好的運作一下,他相信讓那些媒體主動來報道的日子不會太遠。
無數報紙免費的宣傳,加上斯嘉麗·約翰遜的電影《迷失東京》即將上映帶來的關注度再通過黑莓和Zippo。
他可以想象《活埋》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到不僅可以打出知名度甚至能夠做到未映先火,這樣一來甚至不比直接參加聖丹尼斯電影節帶來的效果差。
“你笑什麼?你是在嘲笑我?”斯嘉麗看著露出笑意的陳天不滿道。
“什麼?”陳天的思緒被斯嘉麗的話拉了回來。
斯嘉麗惡狠狠的瞪著陳天:“你在嘲笑我被外星人劫持?”
“嘲笑?不,怎麼可能,我隻是想到了借助這份報道可以做很多事。”陳天將報紙遞給溫子仁,“別弄丟了,我有還有很重要的用處。”
“很重要的用處?”溫子仁接過報紙看著版麵上的斯嘉麗·約翰遜,“oh,我怎麼沒想到,你想借助這份報紙來炒作我們的電影?”
“binggo,你答對了,但沒有答對獎勵。”陳天打了一個響指,“準備開工。”
“賈斯汀,你還沒有經過我的同意。”斯嘉麗裝作不滿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