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2 / 3)

沒等李壽延他爺爺說完,老宋就急忙把話打斷了:“二兄弟,你的心意大哥我領了,隻是這借銀子的事,我是從來不做得......你要是願意,就把我說的石片溝的這十幾畝地買了,我就感激不盡了!”

“那石片溝的地你想賣多少錢?”沉吟了一會兒,李壽延他爺爺無可奈何地問道。

“這塊地一共是十四畝二分,按一畝地六兩紋銀計算,你總共給八十五兩二錢紋銀就行了!”

“大哥這怎麼行,你石片溝的地最少也要每畝七兩紋銀呢?”

老宋稍微頓了頓,說道:“兄弟,不瞞你說,這片地我先找了高家,可高家的大掌櫃說,我那塊地遠,每畝四兩八錢紋銀都是高的,現在你能給我六兩我就感恩不盡了......”說著眼淚已經掉了下來。

聽了老宋的話,李壽延他爺爺思襯了片刻,然後說道:“老宋大哥,我看這樣吧,既然你不願意借,那我就按每畝七兩紋銀買下你的地,十四畝二分地總共是九十九兩四錢紋銀,我給個整數一百兩紋銀,你看行不?”

老宋一聽,急忙擦幹淚水,臉上一下子樂開了花:“行行行,兄弟,太行了,謝謝了,謝謝你了!”說著撲通跪在地上,給李壽延他爺爺磕起頭來。

李壽延他爺爺回到家,把買地的事一說,大家都覺得買貴了,尤其是李壽延他四爺爺,一蹦一個高地說:“二哥,就老宋家石片溝的那點坡地,能值100兩銀子?你這是拿著大家夥兒的財產送人情吧,是敗家作風,是吃裏扒外吧......”

老三則說:“二哥,你是不是得了老宋家的什麼好處,這分明是傻子幹的事,你怎麽也能幹?”

大家七嘴八舌,最後就連李壽延他大爺爺也對他爺爺的做法表示懷疑了。

然而,就在買了石片溝的地半年後,當地地價卻突然飆升,石片溝的地一畝地長到了銀子十一兩多,就地就漲了四兩多,不但相當於用十四畝地的錢買了二十二畝半地,而且拉近了與鄰裏間的距離,鄰居們在讚歎他的豪爽的同時,也不得不佩服他獨到的眼光和睿智。

就這樣又經過了二十多年打拚,終於積攢了一份可觀的家業。家族不但房產數量翻了一番,而且土地數量更是成倍地增加,終於成了金兒溝村的首富。

然而正如前麵所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隨著家族的擴大,財產的增加,人們的心也開始活躍起來,特別是老三老四兩個弟弟,總覺著自己碗裏的肉少,人前人後總說他和大哥的不是,尤其是老四不但光吃飯不操心,而且還沾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三百六十天在賭場上,有時候一場下來幾十兩銀子就輸個精光,照此下去再大的家業也經不住他折騰,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和大哥選擇了分家。

應該說分家時李壽延他爺爺沒有多拿一點家產,平川的六畝半良田比那個使用了快三十年的舊碾坊值錢多了。當初李壽延他爺爺之所以留下碾坊,僅僅是為了平衡兄弟們的情緒,也好讓大哥安心吧。

分家時李壽延他爹對李壽延他爺爺曾經很不滿意,說:“爹,咱這個家族,你操心最多,功勞最大,我們也都跟著你出了不少力,按說就是一個瓦片也該多拿一片,可你倒好,用六畝半好地換一個破碾坊,你說你是咋想的啊,這不是明擺著拿金飯碗換破瓦罐用嗎?”

李壽延他爺爺一瞪眼:“胡說,你懂個屁,你以為我是為了要那個破碾坊啊,我是為了化解一下大家的矛盾……你沒看見你三叔四叔,分家時眼珠子瞪得跟牛蛋似的,我不多拿點你大伯不高興,我多拿了你兩個叔叔更不高興,我的想法就是四門平均分配,誰也別多誰也別少拿,不能說我多做了點子事,就非要多得點家產,那還叫一家人嗎?今後你們哥幾個也給我記住,爭家產是最沒出息的,誰爭家產誰就不是我的兒子,聽清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