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聲震天的戰場,裹著慘烈的殺氣飄浮在半空,血腥氣隔著兵器的碰撞聲與滾滾黃沙混雜在一起,令人窒息。
經過幾個時辰的廝殺,兵勢單薄的唐軍漸漸抵擋不住膘悍驍勇的吐穀渾兵士的輪番衝擊,紛紛後撤,在一杆杆綴著“大唐”及“文成公主”字樣的旌旗下將大隊的車輿輜重團團圍護住,準備作最後的抵抗。車隊中不斷傳來宮女驚恐的哭聲,戰馬不住的廝鳴騰越,場麵混亂之極。
這時,漫漫沙海中,遠處隱約傳來沉沉的馬蹄聲,越來越近……對峙的兩軍將士循聲遠望去,隻見滾滾沙塵翻卷著,一隊百餘人的驃騎由遠及近疾馳而來。
唐軍兵士看清楚了來者俱都身著大唐中土戎裝,不禁精神一振。吐穀渾軍馬中閃出一員大將,躍馬揚刀至陣前,按住馬轡,厲聲叫道:“來者何人?敢擾我大吐軍征討來犯敵軍!”
隻聽一聲豪氣幹雲的大笑貫耳而來,“我乃大漠銀狐劉非是也!”吐穀渾軍士如同聞到催魂喪鍾,不由心膽俱裂,陣腳徒然大亂。
吐軍大將慌亂中舉起大刀,對方的金槍奔襲而至,隻幾個回合,便被擊中胸膛,鋒厲的槍頭刺穿護心盔甲,從馬上栽將下來。
混亂的砍殺聲響起,吐軍中象炸了窩。一個雄武的壯士縱馬穿過塵霧,揮動金槍,左衝右突,將敵人一個一個挑落馬下。他身後的兵士如旋風般揮動砍刀殺至,渾如狼入羊群,肆意殺戮。
吐穀渾軍大敗,如潮水般紛紛後撤,如同受驚的野牛群,慌亂地逃命而去。
唐軍眼看這一隊膘悍的兵馬從天而降,如砍瓜切菜地將吐穀渾軍隊殺個丟盔棄甲,不由一陣地驚喜。領頭的一個大官模樣的人驚魂稍定,上得軍前來,致謝道:“不知將軍何人?今日多蒙救駕,日後老夫必當奏明天子,為將軍請功。”
馬上壯士身披銀色盔甲,滿麵英武中透著一股狂放不羈之氣,想來便是那位大漠銀狐劉非。他不屑地瞧著那名大官,神色倨傲,冷冷地問道:“你們這是往哪兒去?為何帶著如此沉重的車輿輜重,擺如此排場。”
大官見他如此無禮,不禁心生慍怒。旁邊一個身材廋長神色慓悍的武官早忍不住,喝道:“大膽!見了李宗陽李大人還不下跪……”
劉非橫槍立馬,端的威風凜凜,聽了這話隻是嘿嘿冷笑。那喚作李宗陽的大官見他手段了得,想來必大有來頭,一時不敢發作,隻得道:“當今皇上聖明,賜婚於吐蕃國王鬆讚幹布,以表兩國叔侄之誼,永結秦晉之好。我等奉皇上聖旨,禮送文成公主出塞……”
劉非聞言大怒,喝道:“想我上國公主何等尊貴,竟嫁與蠻夷莽漢為妻,辱我國體。這皇帝老兒恁也太混蛋……罷了,罷了,與其受蠻人糟蹋,不如嫁與我做壓寨夫人罷。”
唐軍兵士見他竟出此大逆不道之言,不禁相顧失色。李宗陽怒道:“大膽反賊!這可是要誅滅九族的謀逆之罪……”
劉非縱聲長嘯,大笑道:“你道謀逆便謀逆,老子這也不是頭遭犯這等謀逆之罪了。”聲隨人到,百餘名身著銀色盔甲揮動彎月刀的騎士衝入車隊中,如入無人之境,怎奈唐軍將士廝殺了大半天,人困馬乏,如何是這群虎狼之師的對手?頃刻之間便被他奪了車輿輜重,公主所乘的鸞駕也被他搶掠而去。唐軍將士隻得紛紛避讓,沮喪已極地看他們絕塵而去。
這劉非何許人也?這還得從大唐起兵圖建霸業說起。大業十三年,馬邑鷹揚府校尉劉武周趁隋末天下大亂之機,殺死太守王仁恭,馳檄境內,得兵萬餘人,自立太守。為了立穩腳跟,他派遣使者依附於突厥,並援引突厥騎兵共擊隋軍,劉武周趁勢襲破樓煩郡,進取隋煬帝的行宮汾陽宮。為了取得突厥進一步的扶持,劉武周將俘獲的隋朝宮女獻給突厥,突顏始畢可汗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劉武周自稱皇帝,改元天興,與太原起兵的李淵分庭抗禮,逐鹿中原。
武德二年十一月,唐高祖命秦王李世民率軍征討劉武周,不到兩年,就將劉武周全軍擊潰。劉武周大勢已去,率500騎棄並州北走被秦王李世民所部殺死。
劉武周戰死,其部下從唐軍中冒死救出娘娘宋氏,所幸宋氏正懷身孕,後產下一子,起名劉非,為劉武周留下血脈。那宋氏本為劉武周手下驍將宋金剛之妹,深諳兵法,武功了得。自此從小日日教練於他。劉非身具異於常人的習武稟賦,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
劉非長大後,自然不敢忘記母親教誨,時刻不忘唐皇之仇。在大唐、突厥以及吐穀渾邊界的大漠中拉起杆子,占山為王,操練兵士,平日以擄掠過往商隊或襲擊各國過往軍隊輜重為資。由於劉非武藝高強,出手快如閃電,往往數招內取敵性命。且他熟習各類戰仗陣法,所部兵士皆身著銀色盔甲,配以彎月大砍刀,編陣奇特怪異,敵人一觸即潰,在西域大漠罕逢敵手。再者他如沙漠裏的狐狸神出鬼沒,喜好搜羅各種奇珍異寶,人稱“大漠銀狐”。大漠上的突厥、吐穀渾等軍隊多次遭他屠戮擄掠,無不聞之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