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二章 七步成詩、七擒孟獲(1 / 1)

曹操的三兒子曹植非常聰明,很討人喜歡,曹操當初很想讓他接自己的班,當魏國的王。

誰知,曹操死後,大兒子曹丕搶先當了魏王。他擔心弟弟會威脅自己的皇位,就派人把曹植抓起來,打算把他除掉。

母親知道後,很傷心,哭著勸他放過曹植。可曹丕擔心曹植以後會對自己不利,但又不好違背母親的意思,就想了一個辦法為難他。

一天,他對曹植說:“人人都說你可以出口成章,今天我就要試一試,看看你是不是真的有本事。現在我限你在七步之內做出一篇文章,做出了可以免你不死,如果做不出,就給你判重罪。”

說完,他指著牆上的一幅水墨畫,要曹植用畫上的景物做文章。曹植不慌不忙地踱起步來,他邊走邊念,到第七步的時候,果然做好了一篇文章。曹丕和大臣們見了都很吃驚。

曹丕見難不倒他,又說:“七步成章並不難,如果你可以七步成詩,那才是有本領。”

曹植說:“請給個題目吧。”

曹丕說:“你和我是兄弟,你就以“兄弟”為題吧,但詩裏麵不可以出現‘兄弟’兩個字。”

曹植想了一下,走了七步,然後吟出了一首詩: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詩的意思是說:豆秸在鍋下麵燃燒,豆子在鍋裏麵哭泣。我們本來是親兄弟,為什麼你要那樣害我呢?

曹丕聽了,心裏很慚愧,隻好免了曹植的死罪,放他走了。後來,這首詩就被稱為《七步詩》,一直流傳到現在。

七擒孟獲

劉備後來建立了蜀國,做了皇帝,還讓諸葛亮做了丞相。

一天,諸葛亮聽說蠻王孟獲帶著十萬大軍來攻打蜀國,就立刻帶了兵馬去打他。

孟獲派三個元帥打頭陣,結果他們都被諸葛亮活捉了。孟獲很生氣,便親自去迎戰。

隻打了幾個回合,蜀軍就掉頭跑了,孟獲提著大刀帶兵追去。追了二十多裏地後,忽然喊聲大起,把山都震動了。

孟獲嚇得左右一看,原來諸葛亮早就埋伏了兩隊人馬,等著孟獲追趕過來。

孟獲打不過他們,拍馬就跑,卻在一個山穀被伏兵捉住了。

這時候,諸葛亮已經擺好宴席,招待那些被捉來的蠻兵,等他們吃飽喝足之後,

就把他們放了。蠻兵很感動,高興地離開了。

接著,諸葛亮叫人把孟獲帶上來,問道:“我今天把你捉住,你服嗎?”

孟獲說:“山路那麼狹窄,我是不小心才中了你的計,當然不服!”

諸葛亮說:“你既然不服,那就回去吧。”說完真的把他放了。

孟獲回去之後,重整軍馬又來攻打。這一戰,他手下的兩名大將因為感激上次諸葛亮的不殺之恩,故意打敗跑了回來。

孟獲知道以後,把他倆毒打了一頓。他們很生氣,就帶人把喝醉酒的孟獲綁了,來見諸葛亮。

孟獲見了諸葛亮就大叫:“我是被自己的手下捉來的,不是你的本事,我不服。

”於是,諸葛亮又放他回去了。他知道,要捉孟獲,容易得很呢。

果然,在那之後,諸葛亮又一連捉了孟獲四次,但孟獲每次都厚著臉皮大叫“不服”,諸葛亮就又把他放了。

接下來,孟獲借來了刀槍不入的藤甲兵。這些藤甲兵果真厲害,很輕易就把蜀軍給打敗了。

為了對付藤甲兵,第二天,諸葛亮找來一個本地人做向導,觀察那裏的地形,想出了一條妙計。

他安排手下大將魏延一邊打一邊退,十五天內連打了十五次敗仗。蠻兵見蜀兵一直逃跑,也沒見什麼埋伏,膽子就大了起來。

於是,孟獲帶領人馬追到了山穀,看見有十輛黑油櫃車停在那裏,有些奇怪,忙叫退兵,可是後邊的穀口已經被幹柴堵住了。

這時,兩邊山上湧出無數蜀兵,手裏都拿著柴草火把,紛紛丟進穀裏。原來那十個黑油櫃車,裝的都是火藥,被火把點著後,立即成了一片火海。

蠻兵身上穿的藤甲,本來是藤條浸了油做的,這下,一碰到火就劈啪劈啪地燒了起來。蠻兵一時無路可逃,都被燒死了。孟獲又被捉住了。

就這樣,孟獲被諸葛亮一連活捉了七次,終於心服口服,歸順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