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3章 紅色景點(2)(1 / 3)

被人們譽為花石崖的岩層非常奇特,在陽光的照射下,紅中透黃,黃中有白,如同一朵盛開的“鮮花”,十分壯觀;峽穀中的陰坡,樹木茂密蔥蘢,天然林麵積達19300餘畝,鬆樹、白樺、山楊、遼東櫟等幾十種喬木樹生長在這裏;春、夏、秋是花的“海洋”,野花飄香,鮮花野草難計其數;峽穀中不但是人們觀光、探險、科考的佳地,也是鳥的天堂,鷹、獵隼、紅腹錦雞、岩鴿等幾十種鳥類祥和地生活在這裏,岩崖上鳥巢密布,如同懸棺,石穀中到處可聽到小鳥的歌聲;峽穀中又是動物的世界,鹿在樹林中跳躍奔跑,狼、狐狸、豹子等幾十種野生動物在這裏繁衍生息。峽穀中有一天然石窟,其形扁平,故稱板石窯,窯中能容納200餘人,相傳唐朝有一道士在這裏修煉成仙,又稱“仙人洞”。

(八)鷹蛇峰

位於火石寨景區南門入口處,遊人抬眼一望,發現不遠處兩座高30米左右的山峰,如一隻淩空待擊的雄鷹和一條口吐火信子的眼鏡蛇正在對峙著。

藍天白雲,碧草如茵,丹霞地貌造就了多少神奇的故事。你瞧那鷹,禿頂、長嘴,仿佛隨時都有可能發起可怕的進攻;而那條冷酷的蛇,已經做好了迎戰的準備,昂首以待。鷹和蛇千百年來就這樣互相注視著,蓄勢待發,誰也戰勝不了誰,歲月伴隨著這對死敵不離不棄,千年不老。

(九)坐佛

板石窯峽穀口,有一座高50米左右的天然石峰,仔細一看,它極像一座背東朝西的大佛。

大佛深居幽穀,體態豐滿,比例協調,眼望西方,仿佛正在凝視著滾滾紅塵中的芸芸眾生。每至晴日,藍天白雲,微風吹拂,山中美景,秀麗多姿,遊人至此則心曠神怡,想必另有一番感受。

(十)花石崖

火石寨丹霞地貌奇峰林立,美景甚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陡峭的丹崖上,留下了許多神奇的景觀,花石崖就是其中的一景。

花石崖在火石寨有許多處,對著丹崖你仔細觀看,隻見一塊塊石碑或四四方方或錯落有致或極不規則,上麵的圖形大多數如浮雕一般,有的像花瓶,有的像飛天圖,有的像窗戶,有的像佛像。花石崖因不同時間不同陽光的照射而呈現出不同顏色不同景觀,其色彩也紅中透黃、黃中有白,如同一朵盛開的“鮮花”,給人無限遐想。

(十一)刀背嶺

登上雲台山頂峰,順山梁東行,在崇山峻嶺中發現前方有一處特別奇特的地形,怎麼看都像是一把大刀,彎月一樣的刀鋒橫天而臥,這就是刀背嶺。

刀背嶺高約70米,兩側鋒麵若打磨一般,非常險峻,一般遊人至此隻能望刀興歎,不敢逾越。偶有膽大的可走過去,但觀者無不屏住呼吸,提心吊膽。刀背嶺是火石寨景區探險遊的一個重要內容。

(十二)鷹鴿岩

板石窯風光秀美的峽穀中,東西兩麵山峰峻峭,鳥鳴聲聲,是鳥的天堂,獵隼、鷹、紅腹錦雞、岩鴿、長尾喜鵲等幾十種鳥類祥和地生活在這裏。

岩壁上的鳥巢如懸棺,奇怪的是,這些鳥巢分別是屬於鴿子和它的天敵老鷹的,它們相鄰而居相安無事和平共處。這是火石寨景區的特有景觀。為什麼會是這樣呢?動物學家和民間都有不同的說法。如果你有興趣,不妨親自考證一下。

(十三)石城堡(大石城)

石城堡位於西吉縣火石寨鄉蟬窯村。石城由天然形成,紅砂岩質形似臥牛,底部周圍800餘米,垂直高50米。四麵絕壁,唯東南角有人鑿石階可登。石城頂呈牛背形,東西長338米,南北寬120米,麵積4萬餘平方米。頂部中段從東至西人工鑿造豎穴式長方石窟6個。東端有一石灶房。石城坐落在躺灣地內,灣地東西長約1290米,寬250米。四周陡峭峻嶺環抱,隻東西兩端有峽穀可通,又好似一座大城池,易守難攻,險要異常。據明代《固原州誌》記:“石城在州西北一百五十裏,古有是堡,莫知所創……成化四年,土達滿四等據之一叛”。舊縣誌將石城列為縣八景之一,稱“石城天險”,並賦詩描繪:“崗巒峻巍人雲標,朝日蒼茫夜寂寥。颯颯風聲沉萬壑,森森劍氣透重霄。石級有路憑誰鑿,荒城無煙待人燒。殘迭徒資敘陽照,牧馬悲嘶已非遙。”石城堡,地勢險要,別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