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東東
在舉國歡慶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勝利70周年的日子裏,《和諧西吉叢書》適時結集出版;憶崢嶸歲月,頌前輩英姿,展時代風采,繪宏偉藍圖,撫今追昔,順勢應時,可喜可賀。
《和諧西吉叢書》分為“特色西吉”、“文學的吉”、“文明西吉”、“紅色西吉”和“今日單家集”共五卷。各卷之間,既相對獨立,又有內在聯係。內容上以史為線,以事為珠,脈絡清晰,詳略得當,史料性、知識性、可讀性相統一。猶如攝影鏡頭,在曆史長河和現實生活中采擷朵朵精彩的浪花,以翔實的史料和豐富的內容,反映出西吉的曆史文化;反映出西吉的風土民情;反映出西吉人民的奮鬥精神;反映出西吉才子們的文學情結與藝術才華。
西吉曆史悠久,文化燦爛。曾是古絲綢之路必經之地,處在中原文化與北方遊牧文化的交彙點上。人文傳承深遠,曆史遺跡眾多,古城寨星羅棋布,秦長城橫亙東西,漢代古墓群保存完整。
西吉美麗又貧瘠。月亮山綿延起伏,葫蘆河逶迤秀麗,國家級地震滑坡堰塞湖遺址--黨家岔堰碧波粼粼,燕飛魚躍,國家地質公園--火石寨丹霞地貌更是奇特壯觀。然而,西吉又是貧瘠的,這裏山大溝深,終年少雨,曾以“苦甲天下”而聞名於世。但是,45萬西吉人民不沉淪,不氣餒,不屈不撓,自強不息。改革開放特別是中共十六大以來,西吉各族人民在黨中央和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抓住西部大開發的機遇,圍繞發展馬鈴薯產業、種草養畜、勞務輸出和特色種植、特色旅遊“三強兩特”的總體思路,勵精圖治,奮發圖強,經濟社會發展日新月異,城鄉處處煥發勃勃生機。如今的西吉,可謂滿目青山綠水,無限詩情畫意。
西吉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1935年8月,紅二十五軍過西吉單家集、興隆鎮,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譜寫回漢共處新篇。1935年10月,偉人毛澤東,夜宿單南清真寺,登臨巍峨六盤峰,吟詠一闋《清平樂。六盤山》。1936年10月,紅一、二方麵軍勝利會師西吉將台堡,完成舉世聞名的二萬五千裏長征。從此,中國工農紅軍擺脫了被動局麵,進入了“縛蒼龍”的新的曆史時期。有感於此,江澤民同誌曾欣然為“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台堡會師紀念碑”親筆題詞。
《和諧西吉叢書》五卷數十萬言,不僅全麵介紹了西吉的山川風貌、文物古跡、民俗風情,更著力於總結經驗、揭示教訓、垂鑒後人。可以說,這是一套讓人們更深刻、更充分了解西吉人文地理的地情書籍,也是一套能夠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又與時俱進、具有較高文學價值的鄉土教材。
《和諧西吉叢書》的結集出版,是終點,更是起點。相信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西吉縣廣大幹部群眾將乘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東風,在新的曆史征程中,再創新的輝煌,譜寫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