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名山三閣(1 / 2)

琴華音走後第三天,通玄劍宗北征仙軍一百地仙、一千人仙,在太上長老辛竹子帶領下,浩浩蕩蕩啟程北上。燕無咎和他師父名山閣代閣主聞秋生,也在仙軍隊伍之中。

出發前,李長君再三囑托燕無咎,屆時記著幫襯琴綺,燕無咎自是滿口答應。李長君和琴華音兩情相悅,燕無咎已是知曉,故而對琴綺的事也頗為上心,本就打算盡力而為。讓李長君感到意外的是,聞秋生竟也說會見機照看琴綺,這使李長君更覺放心。

李長君自入門以來,極少在九訣峰外露麵,就連灰袍法衣和身份木牌都是由燕無咎代取的。原因全在李長君自己。他才十七歲,卻已是師叔祖的輩分,走到哪裏都有人恭恭敬敬叫他“小師叔祖”,很有些不適應,所以便有意識地避開其他人。

現在走了這麼多人,九玄山清冷許多。加之李長君也想開了,師叔祖就師叔祖吧,無非一虛名耳,不必太過糾結。故此,漸漸開始在山中四處走動。

不過絕大部分時間裏,李長君都在自己的住處修煉。他的住處,也就是那個小閣樓,已經得名“小琴音閣”。這名字出自趙鬆陽手筆,為了區別於宗門九閣,故而多加了個“小”字。取名時,琴華音也在場,雖被羞得滿臉通紅,卻並未提出異議。李長君則拍手叫好,甚是喜歡,當下便讓趙鬆陽題了匾額,懸在院門上。

半月時間很短,但有《千裏鳴篁操》的輔助,李長君的修為飛速提高,可謂是一日千裏。對此,琴華音並不意外,倒是趙鬆陽驚喜異常,對這師弟又多了幾分期待。

李長君自己估計,最多再過半年,就可以進入有道境了。等到那時候,他就去八音門看望琴華音,然後也可以去趟風雷院,看看雷道寬的情況,當初他們兩個約定每年都要見麵的,提前了自然更好。

而在突破到有道境之前,李長君準備多了解一些修仙知識,這方麵一直都是他的短處。聽嚴平講道一年,他對道的理解已有深厚的儲備,但在具體修煉問題上,反而還不如小門小派的弟子。於是,李長君第一次有了到名山閣讀書的念頭。

名山閣位於中央盆地中心,占地百畝,藏書超過六十萬部。在九閣之中,此閣規模隻比太上閣略大,卻占據九玄山最中心的位置,可見重要程度。六十萬部藏書聽起來不少,其實極為龐雜,真正和修道有關的不到十萬部,大多數還都是筆記一類的書。無論藏書數量質量還是名氣,都遠遠不如蓬萊山的“無盡書海“,所以在蓬萊修仙界,知道名山閣的人並不多。但即便如此,名山閣也是通玄劍宗最寶重的所在之一。

原本,名山閣裏的藏書是按修為境界開放的。譬如有道境人仙,隻能翻閱有道境的藏書,入道境的地仙,隻能翻閱入道境的藏書,依此類推。但到趙鬆陽這裏,一改成規。凡通玄劍宗弟子,除一小部分特別珍貴的圖籍外,其他所有藏書皆可隨意翻閱,完全不受修為境界的限製。

起初,不乏反對新規之人,然而幾十年下來,此舉的確收效甚巨。不但極大開闊了弟子的修道眼界,更令整個通玄劍宗的修道氣象為之一變,變得更注重長遠,而非隻關注眼前的得失。如此一來,宗門弟子的修為也跟著越來越紮實,提高地也很快。所以那些反對的聲音,也就徹底偃旗息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