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秦始皇二十八年,曾有方士徐福上書,言渤海中有三座神山,名為蓬萊山、方丈山、瀛洲山,皆有仙人居之。
秦始皇為求長生,於是派徐福帶著數千童男童女,入海尋找三座神山,求取不死之藥。
五年後,秦始皇又派韓終、侯公、石生出海,尋訪神山仙藥。
然而,徐福等人皆一去不返。秦始皇大怒之下,在鹹陽坑殺方士四百六十餘人。這就是曆史上著名的“坑儒”。
自此以後,三山之名廣傳於世,和東嶽泰山、南嶽衡山、西嶽華山、北嶽恒山、中嶽嵩山這五嶽,並稱為“三山五嶽”。
時至今日,五嶽仍在,三山卻依然渺無蹤影,故而逐漸被世人當成了子虛烏有的想象。
世人不知,早在西漢武帝時,便有兩人偶入三山,修成了長生仙道。而他們的神奇經曆,更被後人著錄成書,取名《三山記》,藏於五嶽名山之中。時在唐貞觀年間。
直到民國初,《三山記》為一遊客發現,經改編後流傳於坊間,才由此確證了三山的存在。
隻因此書內容奇妙詭譎處,往往令人匪夷所思。但細想之下,卻又多含至理。故改編者曾在開篇處賦詩一首,感慨其事。隻因這首詩中提到“三道”、“天書”四字,所以此書又被稱為:《三道天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