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蓄勢(2 / 2)

秦天不是袁術,對於稱帝,並非那樣迫切,呂布一死,雖然那最後一戰並不盡興,但時至今日,這個遺憾已經無法彌補,至於爭霸天下,秦天不著急,如今所有事情都已經上了正軌,擎天城如今已經擁有了自己的人才選拔製度。

如同顧雍這樣的人,很難談上真正的忠誠,生在世家,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為家族奮鬥,就這一點上而言,如今秦天手下的顧雍、陸遜之輩跟曹操手下的荀彧之流並沒什麼太大的區別。

家國天下,就是放眼現代,家也依然被大多數人排在第一,所以秦天並沒有去苛求這些人能夠死心塌地的為自己所用。

但秦天不怕,因為如今秦天手中掌握著這些人家族的命脈,一言足以決定其生死,而且,擎天城雖然對世家大族從不留情,但也並不是死死壓製,隻要他們願意為擎天城出力,秦天始終為他們留了一條利益。

世家大族之中,雖然有紈絝,但也不會缺乏聰明人,聰明人最會的就是審時度勢,其底蘊絕不是寒門子弟所能相比的。

漢室名存實亡,相信許多人能看得清楚,在這個朝代更替的時代,秦天相信這些所謂的名士會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是抱著過去的輝煌,跟舊的時代一同走向絕路,還是為了家族的生存,向自己這個武夫低下那顆曾經高貴的頭顱,這並不是一個太難選擇的問題。

“那元歎以為,我等該如何迎戰,又該如何準備?”秦天看著顧雍,微笑著問道,之前那些都是廢話,有眼睛的人都看的清楚。

顧雍眼底閃過一抹苦笑,秦天這是在逼他或者說整個顧家表態,否則秦天也不會不問賈詡、李儒這兩大謀主,單單來問自己。

深吸了一口氣,顧雍知道,這是該自己也是整個顧家選擇的時候了,同時也關係到整個顧家的前途和命運,整理了一下思路,顧雍沉聲道:“荊襄便是關鍵。”

“哦?”秦天劍眉微微一挑,不置可否,目光看著顧雍,等待下言。

“如今我軍雖雄踞半壁江山,但江東有長江天塹,這是我軍的天塹,但同時也是江北諸侯的天塹,雍涼之地新定,馬韓諸賊未平之前,還要防備關東諸侯,西川之地雖無戰事,但蜀道難行,若想與曹操爭雄,必須先找一塊足以讓我軍馳騁並且能保持糧道之所!”顧雍並沒有猶豫太久,沉聲道。

看了眼秦天,見秦天依舊麵無表情,顧雍繼續道:“我軍地域雖廣,而且大都易守難攻,但同樣戰線拉得太長,雍涼、西川再到江東,若同時出兵,未免太過分散,容易被敵人各個擊破,但同樣,因為戰線太長的緣故,也使得我軍很難在短時間內將所有兵馬調動起來,荊襄之地,不但物產豐腴,更是連接西川、江東,若能將西川掌握在我方手中,則可讓我軍治地連成一片,同時也使南陽不再是一座孤城,而且還可同時將西川、江東兵馬彙聚於此,合力向北,隻要能獲得荊襄五郡,即便戰事不順,我軍也可立於不敗之地。”

“臣建議,主公暫緩稱帝,先滅孫氏,占據荊襄,再蹬大寶!”顧雍總結道。

“好!元歎不愧為我軍智囊!”秦天臉上露出幾分笑意,即便如今擎天城如日中天,秦天也沒自大到能在同事麵對曹操、孫氏以及北方幾路諸侯的情況下依舊不敗。

顧雍的計劃,雖然看上去沒什麼不同,隻是將前後順序調整了一下,但事實上,這兩條路的歸途卻迥然不同。

先稱帝,擎天城雖然勢大,但就如顧雍所說,戰線太長,很難將力量集中到一起,如今可不同於官渡之戰,曹操手握雄師百萬,更占據大義名分,可聚集諸侯,單論兵力,不但不比擎天城差,甚至更強幾分,加上孫氏諸侯,即便不可能讓擎天城覆滅,也能將戰爭拖入消耗戰的局麵。

這是秦天絕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緩稱帝,先滅孫氏,盡占荊襄之後,局麵便迥然不同,不但讓擎天城再添一州,獲得荊襄之後,荊襄將成為整個擎天城勢力的樞紐,擎天城的力量就能通過荊襄,有效地聚集起來,長江不再成為掣肘,反而能幫擎天城阻擋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