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一詞顧名思義,免疫者免除瘟疫也。這一名詞是從拉丁語譯來的,原是豁免或免除的意思,指的是免除兵疫、勞疫或賦稅,被借用來表示免除傳染病或抗感染。可是現代免疫學已遠遠超出了抗感染的範疇,從最初開辟的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研究,後來又擴大到自身免疫病和腫瘤,近來又相繼建立了移植免疫、衰老免疫、生殖免疫等臨床免疫學科。這些學科的建立標誌著免疫學已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而且隨著傳染病的逐步被控製,有些所謂“內源性”疾病已成為醫學麵臨的重大挑戰,這些疾病已發現不下數十種,如紅斑性狼瘡、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重症肌無力等都與免疫功能失調有關。此外,現已弄清免疫並不都是對身體有利的,免疫功能低下固然不利,免疫功能亢進,或者在某種情況下產生異常的免疫反應也會引起疾病。所以說,免疫是一分為二的,既有利又有弊,即使在同一場合下,也可出現有利又有弊的兩種情況。關鍵在於我們如何運用“免疫”這一防病治病的有力武器,化不利為有利,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隨著免疫學的不斷發展,免疫療法可能是繼化學,手術、放射療法之後治療腫瘤的又一種最有希望的治斤手段,如抗瘙的微型導彈——-単克隆抗體,它的臨床應用將給癌症治療帶來希望的曙光。免疫學檢査,能早期診斷很多疾病,對防治疾病起了很大作用,如檢査病人血液中的甲種胎兒球蛋白,就可以早期判斷肝癌。現在知道,懷孕、生殖同樣是—係列複雜的免疫反應。所謂“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就是免疫反應過程。在懷孕期間,母親和胎兒之間保持免疫平衡,母體的免疫反應受抑製。隨著胎兒的發育,逐漸打破了這種平衡,發生了排斥反應,於是出現了分娩。因此,可以用免疫方法防止受精和著床,以及通過打破機體對胎兒的免疫耐受而導致人工流等。這種免疫方法如能應用到計劃生育領域,將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因為人體免疫係統能夠精確認識自己的成分和非己成分,並嚴格排斥異體成分,即使親生父母或兒女的成分也能識別出來並加以排斥。一旦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將對器官移植產生重大影響。眾所周知,老年人容易發生一些疾病,如感染、腫瘤、自身免疫病、心肌梗塞等,這都與免疫有關。可以這樣說,.人的衰老首先是免疫係統的衰老,如果免疫與衰老關係的研究得到突破,那麼人類就可以延年益壽,老當益壯。此外,在日常生活中也經常遇到免疫問題,如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疾病的預防和治療、免疫製劑的應用等。由此可見,免疫學與我們的生老病死、日常生活休戚相關。而且,免疫學對畜牧獸醫和養殖業的發展也有重要意義。
無可諱言,免疫學仍是一門年輕的學科。還有許多未知之謎霈要人們去探索,許多新的領域需要人們去開拓。當前更重要的是要更多的人去學習它、掌撞它、運用它。如果把免疫現象當成一場戰爭的話,那麼這場戰爭的場麵是十分壯觀韻,局麵也是十分複雜的。這裏麵不但包括敵我雙方力釐的對比,而且還要看到免疫係統指揮是否得當,以及如何發揮戰鬥力、新式武器如何參戰等等,當然最好的辦法是防患於未然,禦敵於“國門”之外。從今昔看未來,免疫學的發展前途是十分光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