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現如今般若寺布局圖,我們很快就定位到了金龍寺舊址的中心點,站在這裏,透過林間空隙,果然能看到對麵陡峭的山崖。
再仔細開動最強大腦,如果把這片林子給刪除掉的話,這裏的環境跟夢中所去廢墟周邊環境幾乎一模一樣。
接下來,我們又順利定位到了金龍寺舊址藏經閣所在位置,如此一來,要想找到般若禪宮,也就指日可待了!
表哥招呼大川,讓他盡快下鏟,大川自然不敢怠慢,麻利的準備好大軍哥給的洛陽鏟,開始對地下一探究竟。
小師傅見狀,走到大川麵前,輕聲說道:“雖然我不懂得尋龍點穴之法,卻多少了解寺廟建築情況,根據藏經閣史料所了解,我們寺內的密室地宮幾乎都由甬道和密室組成,甬道長度不會低於九十九米,再者,密室的真正用途,除了作為高僧修行之地,還是某些大師的坐缸之所!”
坐缸之所,如此一來,密室內看來別有洞天了!
寫到這裏,或許有的讀者還不明白坐缸是什麼意思,因此,接下來小編先跟大家小普及一下了!
坐缸,指的是佛教中僧人圓寂後舉行的一種儀式。有坐缸、封缸、開缸。如果幾年後開缸,缸內的僧人顏麵如生,肉身不腐,他們就會再被塑成金身,成為“肉身佛”。
後世僧人選擇“坐缸“,主要目的是為了成就所謂的“肉身不壞“。佛教對“肉身不壞“之追求,最早源於釋迦牟尼佛在世之時。
根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佛臨終之時,曾囑咐其弟子摩訶迦葉持佛衣缽入定,保持肉身不壞,等待彌勒菩薩降世成佛,度化眾生。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魏、晉、南北朝、隋、唐多有肉身不壞之記載,那時普遍采用體表塗以生漆等物以隔絕空氣,其中最典型的的為六祖慧能真身像。
表哥聽罷,瞪大眼睛興奮的說道:“小師傅的意思是般若禪宮之內不僅有金龍鱗,還有可能會看到寺內的肉身佛?甚至,是不是還會有尚未開缸的肉身佛?”
慧淨小師傅沒有正麵回答,隻是念了一聲“阿彌陀佛”,從他的表情能夠看得出,表哥猜測應該沒錯,他是默許了!
如果果真如此,我們這次般若禪宮探秘,那可就有大收獲了,對於表哥和管佳姐來說,這無疑是一場令他們極其興奮的考古之旅。
大川似乎並不關心什麼坐缸和肉身佛,操起洛陽鏟就準備下鏟,慧淨小師傅見狀,趕緊上前,抓住了他的手,大川不解的問道:“我說小師傅,幾個意思啊,時不我待,隻爭朝夕啊,我早點找到密宮,咱早點打洞啊!”
表哥見狀,知道慧淨有話說,趕緊勸說道:“大川,別著急,先聽慧淨師傅說!”
大川索性將洛陽鏟扔在地上,然後掐著腰看著慧淨師傅,對他說道:“慧淨師傅,您說吧!”
慧淨小師傅看了看地上的土,又看了看遠方,突然指著離我們十米處的一塊四麵高、中心低的窪地說道:“這位施主,在那邊下鏟,或許可以省點力氣!”
順著慧淨小師傅所指的方向看去,大川突然伸出了大拇指,一語不發的拿起地上的洛陽鏟走了過去,開始一節節將洛陽鏟打到地下,然後又將洛陽鏟提起。
大川認真的研究洛陽鏟帶上來的土,表哥也湊過來,當看到土質後,他倆竟然同時笑了起來,然後一起向著慧淨再次豎起大拇指。
慧淨見狀,雙手合十,又是一句“阿彌陀佛”,緊接著竟然奇怪的連續說了兩遍“罪過、罪過!”
表哥走過來安慰道:“大師,雖然我們如此下鏟尋找般若禪宮可能會對一些老前輩們不敬,可我們這也是為了般若寺好,更何況,金龍鱗一日不請走,般若寺恐怕也就一日不得安生啊!”
慧淨自然懂得表哥的意思,點了點頭,示意我們可以繼續了!
為啥表哥和大川對著慧淨豎大拇指,很簡單,通過對洛陽鏟帶上來的土質進行分析,表哥和大川都能斷定這下麵必然有人工所為之夯土層,如果果真如此,那麼下麵很可能有建築物。
果不其然,當再次下鏟後,沒多久就發現下方有硬石板,連續換了好幾個地方都是如此,如此看來,下麵要麼是般若禪宮的頂部,要麼就是般若禪宮甬道的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