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證分析結果
通過平穩過程的Granger影響關係檢驗,希望發現FDI與經常項目餘額和資本金融項目餘額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關係,但Granger檢驗獲得的統計檢驗結果表明這種因果關係並不明顯。這種不明顯的原因筆者認為一方麵是因為樣本數目不多,另一方麵是資本與金融項目中其他項目的抵消作用。資本與金融項目包括資本項目和金融項目,而金融項目包括直接投資、證券投資和其他投資。直接投資包括外商直接投資和我國在外直接投資。來看,資本與金融項目除外商直接投資外的其他項目數額也很大,特別是2005年,金融項目中除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是貸方餘額數,其他投資項都是借方餘額,而且借方餘額大。綜觀國際收支平衡表也可以發現,我國在外直接投資數額呈增長趨勢。另外,導致Granger檢驗結果不明顯的原因還有外商直接投資的合同金額與實際投資金額存在巨大的差距,合同金額遠大於實際投資的金額,而進行Granger分析時使用的是實際利用的外資金額,會導致分析的誤差。
雖然由於各種原因Granger檢驗結果不明顯,但從上麵的回歸分析中可以得出,GDP和FDI對經常項目餘額產生重大的影響,GDP、FDI及出口額對資本與金融項目餘額影響大,所得出的回歸分析模型擬合結果都很好,說明FDI一定程度上對國際收支產生的重大的影響。對FDI滯後變量的分析表現出FDI當期值與滯後值對經常項目餘額負相關。這說明:隨著外資的流入,中國隨後的相關服務進口中,尤其是高新技術產業服務進口的快速增長以及外資收益的相應增加已完全抵消了FDI流入本身對貨物貿易餘額所產生的正效應,並進而對經常項目產生了較強的負效應。由此可知,長期內FDI的經常項目綜合效應是負的,中國的FDI流入越多,其資源和福利損失可能越大。當然,也不排除其中加工貿易因素的影響以及外資收益彙回擴大對外資流入長期經常項目負效應的抵充。
從上麵的回歸方程(1)和(2)得出,FDI增加一個單位,經常項目餘額減少1.1184個單位,資本與金融項目餘額增加3.136。這個結果不僅表明了FDI對CA餘額的負效應和對KA餘額的正效應,而且表明了FDI對整個國際收支產生了正效應。即FDI的流入會使得國際收支餘額增加。因此筆者並不主張因FDI具有經常項目負麵效應而摒棄不引,FDI仍是目前我國利用外資發展本國經濟的非常好的方式,但關鍵在於要對FDI對國際收支的效應保持清醒的認識。
從回歸過程可以得出,中國的經濟發展與目前資本項目的順差密切相關。中國的GDP和資本流動的關係體現在中國一直飛速發展的經濟對國際金融的要求。中國十幾年來的年平均GDP增長率超過了8.7%,經濟增長需要外資的注入。FDI資金的注入,可以進口國外先進的機器設備,可以利用外資來進行大規模項目、高技術含量的項目的基礎設施的建設,這些僅靠國內的資金是不夠的。從回歸方程(2)也可以看出,實證檢驗支持國民生產總值增加,資本項目也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