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祖師嘿嘿笑著告訴李滄瀾,餓了,滿山都是吃的,自己找去吧!(迷之音:這死老頭,怎麼哪裏都能看到他!)
李滄瀾在百草門中吊兒郎當的晃蕩著……大夏小夏找不到人;崔穎兒在看書;石頭師伯在祖師堂裏不知道幹嘛;又不想去找那個惡趣味的房祖師,貌似沒事情可幹啊?
阿米豆腐……難道真去推那個大石頭疙瘩?
不是李滄瀾自己找虐,而是不知不覺間他便走到了這個大石球跟前,他圍著大石球轉了兩圈,心裏考慮著怎麼把這東西挪動。
地上挖道槽子讓它自己滾過去?拜托,這是上坡好不好!即使是異世界,慣性定律也沒變啊。
他忽然想起來中學時期上過的一堂物理課,名字叫做“錐體上滾”。一道溝槽,一頭高一頭低,高的地方比較寬,而低的地方比較窄,然後這個兩邊細中間粗的圓錐體就會從低的地方向高的地方滾動。
這貌似這是個方法啊……
隻是臥槽,這尼瑪是山上啊,大石頭山啊!地上全是大塊大塊的青石啊……
你讓一個十二歲的小孩子在石頭上開鑿那麼長、那麼深的槽子,確定不是腦子有病?這工程量都不亞於“紅旗渠”了好不好……
李滄瀾心中一陣一陣的鬱悶,不耐煩之下,一腳向大石頭踹去……
卻隻見這貌似有四五百斤的大石頭,軲轆轆的向一旁滾了出去……
這尼瑪是什麼情況?自己有這麼大力氣嗎?李滄瀾看看石頭,看看自己的腳……再看看石頭,再看看自己的腳……
“我去,被那死老頭給陰了……”李滄瀾已經反應了過來,不是自己力氣大,而是大石球沒有想象中的那麼重而已。
有那麼句話怎麼說來著,叫做“知易行難”,這個大石球是房祖師的一個玩笑,一次考驗和一種點醒。
房祖師看出來李滄瀾心思活泛、腦子靈活,但這種人心中想的過多,真正做起事情來往往會陷入自設的藩籬之中。反倒是沒用那種腦子一根筋,先做後想的人來的利落、
但修仙問道這種事,前路無門,惟人自召、大家都是摸黑,趟著石頭過河!若是沒有一往無前的精神,思慮過甚往往會陷入進退兩難的窘境、
這便是房祖師給李滄瀾上的第一課,也是修仙問道中的最重要一課、至於他能不能理解……理解後能不能做到……那就另說了、
煉氣士的道途並非人人可走的,資質、根骨、悟性、心性還有毅力……多少人都倒在了這條道途之上。煉氣士對道統傳承很是重視,但也不會濫授天機,收徒的時候一般會收兩種人:
第一資質、根骨、毅力都是上上乘的孩童,心性未定,容易培養;
第二心念通透豁達的老者,他們看透世事,心無掛礙,最是容易走上道途,起點也相對較高,隻是這種人千年難得一見,非是有大氣運的門派不可得。
煉氣士的道途,並非是賽跑,跑的快絕對到達不了終點,反而會一頭撞死在牆上,或者失足跌落於深淵之中……
就像一個人,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裏登山一般,有了道統傳承,也僅僅是知道了山頂的方向。若是蒙著頭向上衝,越接近山巔死的越快。
李滄瀾卻是不清楚這些,他一個心裏年齡快要三十的人,接受了網絡時代種種的複雜谘詢,心中早已沒有了孩童時期的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