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後記(1)(1 / 2)

從萌發研究惠姓到《惠姓春秋》完稿,曆時8年。前5年是斷斷續續,後3年投入全部精力。有人打電話問我,你搞惠姓研究是一個班子,還是一個人?我回答說沒有班子,是我一個人。現在回想起來,我回答的不全麵。站在前台的是我一個人,我的背後卻有一大群人。我把支持我研究惠姓的人梳理了一遍,歸納為五類,稱為五大支柱。

第一,家庭支柱。全家動員,老伴劉建生承擔了全部家務,兒媳馬惠珍、女兒惠萬紅不厭其煩地替我打印初稿,兒子惠安和、女婿曾江華為我購買有關書籍,外孫曾思文尚小,孫女惠天驕是位初中生,是我從網上傳遞下載材料的好幫手。我的胞兄惠海義,長我8歲,年老體弱,還聯絡族人,提供材料,並經常打電話督促我快點完稿。侄兒、侄媳、侄女、侄女婿們都行動起來,為我研究惠姓勞心出力。侄女惠亞芳與愛人馬生榮居連雲港市,為我提供了高公島惠姓的詳細材料;大侄惠寬和,在縣裏工作,關注著清澗惠姓動態,發現新修的惠姓支譜及相關資料,隨時複印寄來;二侄惠雷勇在包頭市工作,隻要在報紙電視上看到惠姓人的名字,就立即打電話告我;三侄惠小勇是新華社內蒙古分社記者,搜集並撰寫了內蒙古惠姓主要部分。

第二,宗親支柱。惠姓是個小姓,人們相見有一種親切感,互稱“宗親”、家門。聽說我研究惠姓,近族遠宗都熱情鼓勵,積極支持。首先得到本家、本村、本縣和榆林地區族人的有力支持。堂弟惠複華,是位中學教師,為我辨別碑、譜中的真偽;堂妹族妹保錫、小蘭、芬田等在延安、鹹陽等地工作,聽說我研究惠姓,主動搜集當地惠姓信息。堂侄族侄鳳和、亞寧、延寧等也在不同的地方為我搜集惠姓材料。在清澗縣城工作的惠尊仁、惠樹旺、惠權義、惠清江、惠清俊、王萬雄(過繼王家)等主動提供材料,在副縣長崗位上退下來的惠尊仁一連給我寫來幾封長信,提供了不少有價值的材料及他的見解。在西安、上海、延安等地工作的惠世武、惠樹成、惠西平、惠家平、惠毅、惠金鵬、惠陽、惠世峰、惠增陽、惠世新、惠永明、惠延林、惠小龍等為我調查惠姓提供了許多便利條件。現任延安市公安局石油安全保衛支隊支隊長的惠世峰不僅為我搞清了延安惠姓的分布情況,還不知勞了多大的神,收集到不少縣誌,托惠風清送到我家。惠小龍在商洛市公安局工作,獲知武關有惠姓,幾天後就將家譜複印件寄來。《惠姓春秋》還沒有送到出版社,定居上海市的惠陽就寄來10000元的書款。

其次是陝西其他地區族人的支持。富平的惠誌剛,蒲城的惠增昌、惠庚彥、惠曙光、惠崇耀,華縣的惠誌升、臨渭區的惠增友,藍田的惠增義,西安的惠恒磊、惠瑞生、惠明、惠鳳學、惠建強,周至的惠映明、惠登峰,岐山的惠昶,扶風的惠振西,勉縣的惠明夫等都積極提供材料。惠恒磊是陝西省公安廳某局的領導,提供的材料詳細準確。

創辦中華惠氏博客的惠建強,一旦有新的發現,就和我打電話交流,提供了不少鮮為人知的材料,豐富著惠姓研究的內容。再次,山西惠姓的支持。我在山西工作多年,有許多便利條件,凡是人口集中的村莊我盡力走訪,所到之處,都予以密切配合。交城縣公安局副局長惠建民、汾陽縣信用社惠月光分別領我到該縣農村調查,古交縣林業局副局長惠連心、新絳縣惠永林和惠華林兄弟都積極為我搜集本支的惠姓材料。在太原工作的惠高峰、惠風清、惠君成都以不同的方式給予支持。

第四,其他省惠姓宗親的支持。我到河北撫寧,河南新鄉和商丘,山東濟南、濰坊、日照、臨沂及鄒縣,江蘇阜寧、灌南及沛縣,浙江諸暨,安徽泗縣,天津薊縣,新疆烏魯木齊,青海西寧,甘肅蘭州等地考察,都受到惠姓宗親的熱情接待。有的召開座談會,有的設宴款待,有的賦詩抒懷,那熱烈的場麵至今定格在我的腦海裏。我離開後,常有電話書信往來。新鄉的惠守禮經常打電話問候並提供線索。濟南的惠永紅受惠煕和等濟南族人的委托,不辭勞苦,陪我到濰坊、諸城等地調查,並為我查閱《山東通誌》,尋找古代惠姓人物。惠菽林寄來山東惠姓分布數字,惠金常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為我搞清了沂水、沂南、莒南等地惠姓情況。聊城的惠元龍積極聯係陽穀、莘縣、高唐惠姓,寄來詳細材料。臨沂的惠東波為我出行提供車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