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元化的背景下,伊斯蘭文化和穆斯林的影響日益擴大。然而我們日常所接觸的話語和文本中,恐怖主義和戰爭、衝突中的穆斯林,出現的頻率之高總是位於其他報道的前列。非穆斯林們對伊斯蘭世界前所未有地了解,但同時,也前所未有地存有偏見。
對於絕大多數中國人,回民及伊斯蘭教,仍然僅僅以模糊的形象呈現。一般民眾對回族伊斯蘭教的基本要素幾乎聞所未聞。在互聯網時代,對一些與回族相關的曆史和現實問題,偏見而不全麵的資訊大量流傳,不理智的言論此起彼伏,一邊倒的傾向性評論處處充斥,普遍缺乏深入的思考和積極的建設性反思。
本研究的緣起,是從關注世界範圍內的民族/族群矛盾和衝突發起的,最終卻落腳於曆史學領域,研究的也是眾所周知的一段國內曆史問題。希望藉此可以有所發現,得出一些有益的結論。當然,麵對如此複雜的曆史事件,處理如此飽含情感的史料,自己深感未能達到盡善盡美的境界,今後需要走的路,還很長。
這本書的寫作,多得益於我的兩位導師華濤先生和孫振玉教授的指正。南京大學曆史係的諸師長劉迎勝、高榮盛、楊曉春、特木勒等先生均對我的研究給予了許多極富價值的指導意見。在此書出版的過程中,寧夏人民出版社的王永亮副總編輯和周立軍副主任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心血進行審讀和編輯,在此表示衷心謝忱!
我將這本書獻給我的父親和母親!
機緣流轉,永無止息。不知誰家的子弟,偷摘了龍苑的花枝;想用花朵做為禮品,芬芳醉人,他早已欲罷不能……
2011夏初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