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1 / 1)

序言

大同市博物館成立於1959年10月,初名大同市文物陳列館,館址設在市區內的遼金古刹下華嚴寺內,是一座地方綜合性曆史博物館。下華嚴寺建於遼重熙七年(1038),主要建築以薄伽教藏殿為主,是遼代典型的殿堂建築。殿內佛壇上有佛、菩薩、弟子、供養童子、天王像共29尊,雕技精湛,為遼塑中的精品。殿內南、西、北三壁排列有遼代重樓式藏經櫃38間,現藏明、清佛經18000餘冊。下華嚴寺集遼代建築、塑像、壁櫥、經幢等於一寺,本身就是一座遼代佛教與建築藝術的殿堂。它是迄今為止全國保存完好的遼代建築之一,在1961年被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6年,國家文物局對薄伽教藏殿進行落架大修,於1990年竣工,重新對外開放。

2006年,大同市政府將位於市中心的原展覽中心改造為展覽館、博物館、圖書館,其中西側建築為博物館新址。博物館陳列以民族融合為主題,分四個展廳:名城史略、北魏平城時代、百川彙流以及瓷路擷珍。

大同博物館的文物來源主要有:①通過考古發掘、調查征集;②社會捐贈;③上級調撥;④單位移交;⑤收購等渠道。大量的館藏文物來自於新中國成立以來60多年間的考古發掘。現有館藏文物18000餘(組)件,種類有金銀器、銅器、瓷器、陶器、木器、繪畫、名人墨跡、石刻、金石篆刻、工藝美術、曆代貨幣等,另外還有線裝古籍10590冊及明清經書18000冊。其中,以北魏時代與遼金時代的文物最具民族特色,有許多是稀世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