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追求健康的人越來越多。黨和政府曆來都非常關心人民群眾的健康。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毛澤東“一切為了人民健康”的箴言,至今仍讓我們感到親切和溫暖。1950年,黨和政府明確了“麵向工農兵、預防為主、團結中西醫、衛生工作與群眾運動相結合”的衛生工作方針。改革開放以來,黨和政府把“人人享有衛生保健,提高全民族健康素質”列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全黨、全社會高度重視衛生事業,醫療衛生服務體係基本建立,衛生資源與醫療服務持續增長,人民群眾健康水平得到提高。

通過製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維護人民權益,保障人民健康,促進衛生事業發展,這是改革開放以來社會進步的顯著特點。全國人大相繼通過了《國境衛生檢疫法》、《傳染病防治法》、《紅十字會法》、《母嬰保健法》、《食品衛生法》、《獻血法》、《執業醫師法》、《藥品管理法》、《職業病防治法》等9部衛生法律;國務院發布或批準發布了《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化妝品衛生監督條例》、《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等25個衛生行政法規;衛生部製定發布了《醫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人類輔助生殖技術管理辦法》等400多個部門規章。由此,由公共衛生、健康相關產品、衛生機構和專業人員的監督管理三方麵組成的衛生法律體係得以初步形成。

健康是人的生存要求,也是人的基本權利。

人餓了要吃飯,渴了要喝水,病了必須到醫院看病。通過看病,患者接受醫院的服務,使生命得以健康和延續。所以,國家製定了眾多的法律法規保護、維護病人看病的權益。

我們編著《求醫問藥:公共衛生政策法規解讀》一書的出發點很簡單:當一個人為健康而尋求保健方法時,總想得到一本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價廉實用的指導性知識讀物;當一個人

在求醫中遭受不公時,總想獲得一本指點迷津、投訴引路、尋求援助的政策讀物。我們希望這本書既可以給你提供常用的醫療保健知識,又可以在相關政策方麵為你指路、排憂解難;既可以幫助你提高健康素質,又可以增強你的法律意識。

參與本書編寫的還有徐水洋、吳青青、朱建平、徐錦杭、趙湘同誌,特致謝忱!

沈家賢

二九年八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