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發明的,它是古代兩河流域最突出的文化成就之一。楔形文字是一個複雜的體係,它是由圖畫文字、表意文字、諧聲文字等組成,融合並逐漸發展和完善起來的。
為了避免字符混淆意義,蘇美爾人還創造了部首符號。部首符號又分兩種:指意符號和音節符號。例如,在犁的符號上加上指意符號“木”作詞首,就是指名詞犁的本意;加上指意符號“人”作詞首,就是指“耕者”。
蘇美爾人發明的文字最初是刻在石頭上的,但是因兩河流域石頭少、泥土多,於是他們用粘土和水製成泥板,然後用帶三角形尖頭的小木棒、小骨棒或蘆葦稈在半幹的泥板上刻壓,留下上寬下窄、很像木楔的字跡筆畫,所以稱為“楔形文字”。
古代兩河流域的自然科學中,最發達的是天文學和數學。早在蘇美爾時代,蘇美爾人就發明了太陰曆。他們以一晝夜為一天,以月亮的圓缺、周而複始為一月。他們還把一年分為12個月,其中6個月每月為30天,另外6個月每月為29天,共354天,並設閏月來補足。古巴比倫時代,人們已能將恒星和五大行星區分開,還觀察出太陽在恒星之間所走的路徑——黃道。後來他們又劃分出黃道十二宮。
亞述帝國和新巴比倫時代,人們又把一個月分為4周,每周7天,分別以7個星的神名作為星期日至星期六7天的名稱。這就是目前通行世界的以星期分割月份的由來。
蘇美爾人和巴比倫人在數學方麵采用兩種計算方法:一種是十進位計算法;另一種是六十進位計算法。古巴比倫時代的數學家已經掌握了四則運算,能求出平方根和立方根,能解出3個未知數的方程式。他們會把不規則形狀的田地劃分為長方形、三角形和梯形來計算,然後得出麵積總和。他們還會計算體積,能估算出一個截頂角錐形地窖的貯藏量。
世界上已知的最早的英雄敘事詩是史詩《吉爾伽美什》。它是古代兩河流域最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這部史詩反映了古代兩河流域人民同各種暴力進行鬥爭的場景,歌頌了為人民建立功勳的英雄和英雄的壯舉,同.時表達了人們認識自然法則和探索人生奧秘的願望。
古代兩河流域的建築和雕刻水平也是很高的。公元前22世紀,烏爾大寺塔建成,該塔分4層,自下往上各層麵積逐漸縮小。據說當年各層顏色不一樣,並各有其象征意義:一層為黑色,象征地下世界;二層為紅色,象征人間世界;三層為青色,象征天堂世界;四層為白色,象征日月光明。現在,上三層已化為土丘,每層的顏色已經脫落。亞述帝國時代,最著名的建築是薩爾貢二世的王宮。該王宮有高大的台基。王宮的大門宏偉壯麗,門的兩邊各有一高塔,門和塔都飾有玻璃和壁畫,前麵還屹立著人麵牛身雕像。
古代兩河流域在雕刻藝術方麵有很多代表作。如烏爾王陵出土的金盔、“金牛頭木琴”和“烏爾軍旗”上的浮雕都很有代表性。
古巴比倫王國時期的雕刻代表作是“漢謨拉比法典碑”上的浮雕。浮雕上的太陽神兼司法神沙馬什頭戴多層寶冠,威武地端坐在寶座上,神情肅穆,在他麵前站立的漢謨拉比恭順地接受權杖。
古埃及文明的創建
尼羅河流域是人類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埃及人在這一地區創造了燦爛的文明,諸如農業的改良,文字的發明,醫學的進步,以及完美的建築、雕塑,精美的手工藝品等。這筆豐富的文化遺產,直至今天,在世界上仍然可以見到它的影響。
大約在公元前3300年,埃及人已經開始使用象形文字。它由表意符號、表音符號和限定符號三部分構成。
表意符號是用圖形表示詞語的意義,特點是圖形和詞義有密切關係。例如:表示水就畫幾條波形線,畫一個五角星表示“星”的概念。
表音符號是把詞語的發音表示出來,取得音值。例如:貓頭鷹的圖形符號用作音符時,讀【m】音,已失掉“貓頭鷹”的含義。表示門閂的圖形符號,代表【s】音,而另一個表示小山坡的圖形符號,則代表【k】音。
限定符號是在表音符號外加上一個新的純屬表意的圖形符號,置於詞尾,以表明這個詞屬於哪個事物範疇。限定符號本身不發音。例如:“犁杖”和“朱鷲”這兩個詞的音符完全相同,讀音為【hb】。區別詞義的方法是:在【hb】後分別加上表示“犁杖”和“朱鷲”的限定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