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九章(2 / 2)

“像鐵觀音,分「紅心鐵觀音」及「青心鐵觀音」兩種,主要產區在文山期樹屬橫張型,枝幹粗硬,葉較稀鬆,芽少葉厚,產量不高,但製包種茶品質高,產期較青心烏龍晚。其樹形稍,葉呈橢圓形,葉厚肉多。葉片平坦展開。純種鐵觀音植株為灌木型,樹勢披展,枝條斜生,葉片水平狀著生。葉形橢圓,葉緣齒疏而鈍,葉麵呈波浪狀隆起,具明顯肋骨形,略向背麵反卷,葉肉肥厚,葉色濃綠光潤,葉基部稍鈍,葉尖端稍凹,向左稍歪,略微下垂,嫩芽紫紅色,因此有”紅芽歪尾桃“之稱,這是純種特征之一。這些你都清楚麼?”

邊說著中年男人邊看了眼熊大壯。

熊大壯,卻是覺得有些奇怪,這個中年男人邀請自己來,派那麼多人來,不是單純請自己品茶,跟自己說些茶的特征和故事?或者說這個中年男人是個瘋子?又或者有其他的目的?顯然不可能是前者,畢竟,看這個中年男人的樣子,不像是閑的蛋疼的樣子。

那麼就隻可能是後者了,那麼是後者,他跟自己說這些究竟有什麼意義。

竟然想不明白,熊大壯也不去想了,也幹脆拿起桌子上的有個茶杯喝了一碗茶。

“茶喝到嘴裏,剛開始是苦,後則為甘甜,然後到了肚子裏,就轉化成一股熱流,讓整個人仿佛覺得輕了幾十斤,這個茶葉絕對不是鐵觀音。”熊大壯心裏想了下。

“嗬嗬,好茶一般也要有故居的眼光,不然,你隻能被那些心黑的茶葉販子給騙了。茶葉也分三六九等,這就和人類一樣,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茶葉的地方就有等級,這是不可能改變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要用你的眼睛去善於關擦,去仔細辨別,那些是真的,那些又是假的,你明白我的意思麼。”

“我這個人腦子有些笨,很多時候,都想不明白,你就直接說吧。”

但是中年男人卻是沒有回答熊大壯的話,而是又自顧的說了下去:“世人借知西湖龍井,但是又有幾個人去真正了解過,真正是喝到了西湖龍井?”說到這裏,中年男人又是看了眼熊大壯。

“欲把西湖比西子,從來佳茗似佳人。龍井既是地名,又是泉名和茶名。茶有”四絕“:色綠、香鬱、味甘、形美。特級西湖龍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澤嫩綠光潤,香氣鮮嫩清高,滋味鮮爽甘醇,葉底細嫩呈朵。清明節前采製的龍井茶簡稱明前龍井,美稱女兒紅,”院外風荷西子笑,明前龍井女兒紅。“這優美的句子如詩如畫,堪稱西湖龍井茶的絕妙寫真。集名山、名寺、名湖、名泉和名茶於一體,泡一杯龍井茶,喝出的卻是世所罕見的獨特而驕人的龍井茶文化。”

“西湖龍井是綠茶,龍井茶屬於綠茶扁炒青的一種,扁炒青品質特點是形狀扁平光滑,因產地和製法不同,分為龍井、旗槍、大方三種。“

“西湖龍井位列我國十大名茶之一,具有1200多年曆史,明代列為上品,清順治列為貢品。清乾隆遊覽杭州西湖時,盛讚龍井茶,並把獅峰山下胡公廟前的十八棵茶樹封為”禦茶“。“

“龍井茶始產於宋代,明代益盛。在清明前采製的叫”明前茶“,穀雨前采製的叫”雨前茶“。向有”雨前是上品,明前是珍品“的說法。龍井茶泡飲時,但見芽芽直立,湯色清洌,幽香四溢,尤以一芽一葉、俗稱”一旗一槍“者為極品。其餘各級龍井茶隨著級別的下降,外形色澤由嫩綠一青綠一墨綠,茶身由小到大,茶條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轉向濃粗,四級茶開始有粗昧;葉底由嫩芽轉向對夾葉,色澤由嫩黃一青綠一黃褐。夏秋龍井茶,色澤暗綠或深綠,茶身較大,體表無茸毛,湯色黃亮,有清香但較粗糙,滋味濃略澀,葉底黃亮,總體品質比同級春茶差得多。”

“西湖龍井茶分為特級和一級至十級共11個級,其中特級又分為特一、特二和特三,其餘每個級再分為5個等,每個級的”級中“設置級別標準樣。隨後稍作簡化,改為特級和一至八級,共分43個等…………嗬嗬,現在你總算明白了吧,其實喝茶也是和做人一樣,雖然看似複雜,但是隻要了解了他的內在,或者說是摸清了他的規律,一樣是輕車熟路,手到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