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莊存業的雜兵不一樣,安排給鄭思權的道兵可沒有雜兵這麼好,莊存業挑出來的兩種道兵,全部都是在水中戰鬥比較給力的道兵。
陰風騎與寒潮舵手,一種是八品輕騎類的巡邏兵,另一種是八品重甲類的戰兵。
這陰風騎其實訓練起來比較簡單,但並沒有太多的水神會去訓練這種道兵的,這種陰風騎移動速度比較快,在水中一天可以移動千裏左右,而在陸地上可能會慢一點,但也可以移動八百裏左右。
也正是因為他們的移動速度快,所以他們的武力就不是那麼高了,這種陰風騎是沒有裝備盔甲的,所用的武器也是一把輕砍刀與一把匕首。
如果莊存業想加的話,還可以在他們背上加上一麵證明自己身份的戰旗,再多加東西,他們就無法移動了。
這一次如果不是莊存業要管理文昌湖,要讓鄭思權巡羅整個水域,他也不會挑出這樣的道兵進行訓練。
而且為了加快陰風騎的移動速度,莊存業還特地按《禦卒兵書》中所說的方法,為陰風騎單獨找了新的坐騎。
這是一種在文昌湖中還算是比較有名的魚類,叫作青鱗魚,這種魚的移動速度比較快,而且相當的靈活,漁民往往隻能見到這種青鱗魚,想要抓它是不太容易的事。
用了這種青鱗魚作為陰風騎的坐騎之後,那此陰風騎兵在水中的移動速度還會再增加不少,同時他們在戰鬥的時候,閃避率也會提升許多,最少能閃掉一半以上的攻擊。
但是他們以後就再也不能上岸了,一上岸他們的移動速度就會變為零,甚至加基本的戰鬥力都無法發揮出來。
這一點對於鄭思權來說也許有些麻煩,但是對於莊存業來說卻是比較好的,莊存業現在還是水神,他隻要鄭思權巡邏文昌湖的水域就行了。
比起看起來如同陰風凝聚成人形的陰風騎來說,那寒潮舵手看起來就好像是湖邊擺渡的船夫。
他們身上披著最為常見的蓑衣,頭頂帶著讓人看不清臉麵的鬥笠,手中提著一根木質的船槳,再加上腰間掛著的魚簍,看起來怎麼也不像是一種道兵。
但所有小看這種道兵的人最後都會吃大虧的,因為這種寒潮舵手真是一種戰鬥力比較強的重甲類戰兵。
他們身上披著的蓑衣是用特殊的水草製成的,如同皮甲一樣的輕,但防禦卻一點也不下於金屬重甲。
頭頂的鬥笠則是用一種帶有靈氣的竹葉製的,可以擋下部分道術攻擊的威力。
至於那木質的船槳則是他們的武器,有著斧與大刀的特性,一般的武器直接就可以砍成碎片。
而這並不是寒潮舵手最主要的特性,他們之所以被稱為寒潮舵手,真正的原因還是前麵寒潮二字。
雖說隻是八品道兵,但是他們卻有著一種讓他們越戰越強的屬性,寒潮體質。
這種道兵本身就是用陰魂訓練而成的,他們本身的體質就偏向於陰,再加上特殊的訓練方式,讓他們的身體有一部分為成了寒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