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上午,孫中山應邀去湖廣會館出席同盟會歡迎會時,見途中無一行人,深為詫異,後問招待員傅良佐、王賡,得知是袁世凱為了他的安全嚴加警戒。於是,他對傅、王二人說,自己雖是退位總統,不過是國民一分子,應即將隨從馬隊及沿途軍警一律撤去。傅、王二人將孫中山的意思用電話稟報袁世凱,袁世凱便飭令將軍警撤去。原來,袁世凱設軍警對孫中山層層保衛,一是出於安全,同時也是出於監視。當孫中山到京後,他即叮囑招待員,要他們多留心孫中山見客說什麼話,有些什麼舉動。他本來不願意撤去軍警,可是孫中山說如果袁總統不撤軍警,便隻小住一二日即離開北京,於是就照辦了。孫中山撤除護衛,使北京人民及輿論歌頌不已。
但袁世凱總是用重兵嚴密防衛自己的安全,這主要是去年遭革命黨人用炸彈向他行刺有關,且自此以後他很少出門。8月26日上午,袁世凱到石大人胡同回拜孫中山時,沿途更是嚴密護衛。當招待員告訴孫中山袁世凱要來拜候時,孫中山不以為然地說:“還是我去吧!請他不要來了。”可是沒過多久,即有電話來報袁世凱已出府門多時。孫中山便從廳內出來,立在門前台階上迎候。
這時,有馬隊飛馳而過,接著一輛豪華的雙馬車在門前停了下來。這正是袁世凱所乘的車。當袁世凱下車時,有五六個侍從武官前去攙扶,見孫中山在場,他便一擺手免去了這個習慣,獨自雄糾糾地走上台階。孫中山風雅地迎上前來與袁世凱握手,二人相偕進入內客廳。袁世凱這天是一身戎裝,腰佩寶刀。按禮節,在室內來賓須脫帽、摘刀。可是袁世凱並未理會這些。他見一身禮服的孫中山稟然地看著自己,文雅中不失威嚴,竟有些緊張起來。由於常有抓鬢的習慣,袁世凱落座後不禁用手搔首,竟觸及帽沿,這才似乎察覺自己未脫帽摘刀有失禮儀,於是在局促不安中急忙將軍帽與軍刀摘去,交侍從拿走。
為了掩飾自己的失態,袁世凱開口未談政事,像拉家常般的詢及孫中山足跡遍及歐美各國,政治學術本源若何?然而,他說話時支支吾吾,有些詞不達意。孫中山則平靜地以曆述所見相告,並詢問袁世凱有關財政、外交情形。他還坦誠指出,總統任官職並不注意其人是否能實行民國改造事業,略顯批評之意。
袁世凱則反問孫中山:“你對於中央政府用人的意見如何?”
孫中山說:“我所要的第一是誠實的官吏。但除誠實之外,還需要有創造新事業的才能。”
袁世凱聽了用力點了點頭,表示佩服。當聽到孫中山說自己的誌願是建築鐵路時,他心裏有些踏實了。臨走時,他邀請孫中山次日晚上到總統府赴宴,孫中山接受了他的邀請。
8月27日傍晚,總統府內燈火通明,軍政界首腦近五十人出席了袁世凱總統宴請孫中山的宴會。大廳布置的是П形餐案,孫中山及其隨員北麵南向坐,袁世凱、內閣閣員及高級官吏皆南麵北向坐。孫、袁二人在正中對坐,北洋軍眾軍官則坐在東西兩排。賓主入座後雙方說了一些客套話,便開始用餐。等吃過首道湯菜,第二道菜剛送上來時,隻聽見西南角上開始吵嚷,聲音嘈雜。有個軍官大聲說“共和是北洋之功”,隨著有人罵同盟會,說是“暴徒亂鬧”。這時,坐在東南角的傅良佐也站立起來大聲說:“孫中山一點力量也沒有,是大話,是孫大炮。”“大騙子!”兩邊的軍官聞聲都站了起來,高聲大叫。在吵嚷中,有的軍官還用指揮刀碰地板,或蹬腳,或敲打杯碟刀叉。
麵對眾軍官的呼喝亂罵,孫中山態度從容如常,他明白自己是在赴鴻門宴。坐在他旁的秘書宋靄齡等人見了,對此也不理會。餐桌照常在上菜,隻是上的很慢。袁世凱木然地坐在席上,默不作聲。陸軍總長段祺瑞也不作一聲。陪同赴宴的居正很是著急,他想,要是袁世凱或段祺瑞起身說一句“你們不能胡鬧”就行了,可是他們始終沒作聲。這場鴻門宴是北洋軍人經段祺瑞同意預先布置好的。他們想在吵鬧時等孫中山或他的隨員起身答辯,便藉機侮弄一番。出乎意料的是,孫中山及其隨從若無所聞,對其所為始終沒加理睬。宴間吵鬧足足持續半小時之久才作罷。筵宴完畢後,孫中山、袁世凱離席同入廳旁休息室。這時廳內又大亂起來,北洋軍官離開座位肆意亂吵,借酒發瘋,詈罵中夾雜著狂笑,很久以後才得意洋洋地散去。
次日,負責招待的張國淦對孫中山說:“北洋軍人都是老粗,程度太不夠。”可是孫中山卻和往常一樣,態度絲毫無變,並對張國淦說:“這沒什麼關係。”
晚上,袁世凱又在總統府公宴孫中山。這次作陪的有各部總長,總統府秘書長,參議院議長以及滿、蒙王族,章炳麟、孫武、張紹曾、沈秉堃、孫毓筠等亦在座,隻是不見北洋軍官。孫中山與盧夫人等一行至府後,袁世凱表示特別歡迎。他對昨晚發生的事情雖然沒有道歉,但當晚陪宴人員的這種安排顯然是經過精心準備的。這時,適逢繼唐紹儀辭職後接任總理的陸徵祥,因張振武、方維一案請假後假期已滿,到總統府懇請退職。在座的孫中山見狀,力主挽留。袁世凱則打算起用趙秉鈞,又怕參議院不同意。但是他不想讓宋教仁接任,因為宋教仁上台非實行政黨內閣不可,這有礙自己的權柄。等陸徵離去後,袁世凱即就總理人選征求孫中山的意見。孫中山起初避而不答,袁世凱則再三相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