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甲午戰爭之敗,其敗在政製。猶如初生馬駒的日本能吞食瘦弱駱駝的中國,事出有因。日本軍人政府侵掠成性,早具滅亡中國之心;且養軍備械,精心策劃,彎弓待發。而中國朝中官員多習宴飲狎妓之樂,腐敗已甚;前方將士則畏敵如虎,一觸即潰。當權者慈禧太後更是奢華無度,視戰爭為兒戲,致使水陸軍力總量強於日本的中國一敗塗地。
甲午中日戰爭是亞洲發展曆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它加速了清國的衰亡,置換了日本與中國在亞洲的地位。強鄰日本不僅割占清國的台灣諸島,更強索銀款2億4千餘萬兩,這筆巨大的款項相當清國3年的歲入,日本年財政收入8千萬日元的4倍有餘。日本靠此不義之財完成了資本原始積累,進而脫亞入歐,成為世界強國。而中國自此積貧累弱,一蹶難振。
甲午敗戰證明這樣一條定理:非賢者而在位且又絕對專權者,其專權的結局不僅導致自己的不幸,更導致國家危亡,天下庶民百姓的普遍遭殃。
大清舉國祝壽,日本兵犯朝鮮
公元1894年是中國農曆甲午年。這年年夏,北京城內已開始散發著節日氣氛。
從清廷內宮紫禁城的東華門到西郊的暑宮頤和園長達四十餘裏的路途上,沿途已搭建起許多龍棚、彩棚、燈棚和鬆棚,五花八門,煞是好看;還有數十座經壇、戲台、牌樓和亭座。這諸多點景分為六十段,是清廷慶典總辦為籌辦慈禧太後六十大壽萬壽大典而專門設置的。在慈禧太後燕居的頤和園,更是在大興土木趕修大戲台,該園自1888年3月即動工重修,已耗費水師銀三千萬兩。
在人來人往的路上,清宮大內總管太監李蓮英正領著幾個貼身小太監在隨處察看各處點景的布置。李蓮英盡管生得醜陋無比,使人一看生厭,但慈禧太後卻十分寵信他,朝中之事也常常與他相商。自鹹豐六年九歲進宮後,李蓮英由於為人乖巧,極會伺候慈禧太後;又善詩會字,語言詼諧風趣,更善逢迎,二十二歲時就被委以副總管太監。因李蓮英辦事總合慈禧太後心意而讓她心情愉快,故宮女太監背後都叫他“佛見喜”。
傍晚時分,李蓮英回到頤和園,立即到樂壽堂向慈禧太後稟報察看點景的情況。而慈禧太後在皇妃和宮女的擁護下沿湖溜灣後,也剛剛回到寢宮。李蓮英來到樂壽堂門前,有宮女告知慈禧太後,太後即傳李蓮英。
李蓮英入內後,跪奏道:“稟老佛爺,慶壽的六十段點景已大體搭成,計有龍棚十八座,經棚十八座,彩棚、燈棚、鬆棚十五座,戲台二十二座,經壇十六座,經樓四座,燈樓兩座,點景罩子門兩座,點景四十六座,音樂樓六十七對,燈遊廊百二十段,燈彩影壁十七座,牌樓百一十座。每段安掛燈百四十五隻,派官員、茶役、士兵三十八人,僧眾、樂師二十九人。”
慈禧太後聽罷稟報,麵露微笑,誇獎李蓮英為壽慶大典操了心,後又問及點景所費。
李蓮英奏告:“每段費銀四萬兩,六十段景共用銀二百四十萬兩,這項開支由中外臣工報效廉俸項下撥用。”慈禧太後接著又問:“園內仁壽殿前的大彩棚籌辦得怎樣了?”李蓮英說:“回老佛爺話,一萬七千五百匹彩綢正在置辦。”
慈禧太後聽罷,甚是歡喜,又誇獎了李蓮英幾句。但她一想到昨晚做的那個惡夢,心情又煩燥不安起來。夢中,慈禧太後與李蓮英、慶親王奕劻的四格格坐著一條無蓬平底船,晃晃悠悠漂落在南海。她自己已化作普陀山觀音大士,頭戴毗羅帽,外加五佛冠,左手持淨水瓶,右手執柳枝,端坐在盛開的蓮花中。李蓮英也化成了韋馱天尊,他右手握著橫在胸前的金剛杵柄,左臂肘彎架著金剛杵身,手掌則作合十狀。四格格則化成善財童子,發梳兩把頭,上插花,雙手捧書一函。正當她們的平底船徐徐靠岸時,突然狂風大作,那海水猛地嘩嘩作響,波濤翻滾。隻見東邊遙遠處一條海盜船急馳而來,站在船頭上的倭寇頭目正窺視著那假觀音。天色頓時昏暗下來,殘陽轉瞬隱去。一隻巨大的奇形怪狀的癩蛤蟆從山麓石洞裏鑽了出來,快速向那假觀音方向爬去。海盜船全速逼近無蓬平底船,凶狠的倭寇頭目迫不及待地舉刀向假觀音砍去。假韋馱揮金剛杵連忙招架,假觀音慌忙一躲之際,頭冠和手中的淨水瓶一同失落。倭寇頭目迅速搶接住淨水寶瓶回船便走,那癩蛤蟆伸開血盆大口正欲吞下頭冠。這時,一白發漁樵偕白、赤二童從普陀山頂駕祥雲飄然而降。漁樵揮漁杆左右開弓,一杆打在海盜船尾上,一杆打在癩蛤蟆腿上。海盜船晃了幾晃後頓無蹤影,癩蛤蟆也拖著一條拐腿隱藏在石洞不見了。漁樵又把手一揮,白、赤二童一前一後迅即向前奔去,將假觀音的蓮花寶座底朝天的掀翻了。——
煩躁歸煩躁,但慈禧太後主意已定:五十萬壽時同法國打仗沒能好生慶賀,這回六十壽慶定要空前隆重。
就在清廷舉國為慈禧太後籌辦壽慶時,大清的藩屬國朝鮮發生了一件大事。1894年5月31日,一支農民起義軍攻占了朝鮮全州。這支起義軍的領頭人是朝鮮全羅道的東學道徒金埲準,他因主張濟世安民、逐滅夷倭、盡滅權貴,故農民風起響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