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2章 紫藤花下(1 / 2)

日影偏西,斜照卵石小徑。鳥語花香中,王三娘一步一踱。

待轉過一處園門,便覺眼前一亮,隻見一叢叢紫雲撲入眼簾,卻是開得正盛的紫藤花。便連花架旁的秋千都纏繞上了灰褐色的藤蔓,綴滿了紫中帶藍的碩大花穗,恰似世上最絢麗的流動的瀑布。

本是覺得宴席無趣,隨意對付了兩口便出來透透氣,沒想到漫無目的的走著竟來到了她最熟悉的地方——這裏是紫藤苑,她以前來徐府的必到之處。

她見證過這些紫藤花的開落,在一年又一年的春末夏初;而這根開出了萬花的老藤也見證著她從一個懵懂幼小的女娃蛻變為亭亭玉立的少女,收藏著她那麼多美好的童年記憶。

“你小時候最喜歡坐在那處秋千上晃來蕩去的,還記得吧?”

徐恕從紫藤花架的陰影中走了出來,來到王三娘的身邊,與她一同凝望著這處載滿了他們幼年回憶的地方。

“自然記得……”

她喜歡紫藤花,也喜歡秋千。她總是央著免費勞力徐恕來推秋千,自己便坐在秋千上無憂無慮的歡笑。她大聲喊著‘高一些,再高一些!’。但徐恕常常因為怕她不小心摔下來而耷拉著臉罷工,然後坐到花架下安靜的看書,偶爾用餘光瞥一眼嘟著嘴一臉不滿的她。

但她的氣性實在不長,不一會兒就自顧自的玩鬧起來。她努力的踮著腳蕩起了秋千,小手不老實的伸出去扒拉一旁的紫藤花,人為的造出了一波又一波的花雨。

紫色的花朵落在少年的頭上、肩上、手中的書上。秋千上的少女嗬嗬直樂,道:‘阿恕哥,好不好看!’少年抖落書上的落花,無奈的望著那笑容燦爛的少女,想要板著臉訓訓她,卻被她歡快的情緒所感染,如何也生不起氣來。

“聽母親說,你常來探望她,我很感謝。”徐恕沉穩的聲音牽回了王三娘久遠的思緒。

“謝什麼!我小時候可沒少吃徐伯母做得糖糕,來探望探望那是應該的!”王三娘瞥了徐恕一眼,又問道,“你怎麼也在這裏,不用陪客人麼?”

“出來散散酒氣。”徐恕簡單的回答了一句。

之後,兩人陷入了沉默。

王三娘不喜歡這種感覺,以前他們倆可是無話不談的,雖然大多數時候都是她叨叨。於是她開口道:“你……”卻是與徐恕異口同聲。

兩人相視一眼,徐恕道:“你先說吧!”

“我就是想問問你是不是在外邊吃了很多苦,你看你如今又黑又瘦的……”王三娘關切的問道。

徐恕灑然一笑道:“流放之地自然不是什麼好去處,吃些苦是必然的。不過對我來說也沒什麼,不過是多操些心,多幹點活罷了,反倒讓我的身體健碩了不少呢!”

“你這人總是喜歡報喜不報憂!你自己看看,這雙拿筆杆子的手,都粗糙成什麼樣了!”方才他無意間伸手去撥弄紫藤花,讓她瞧了個正著。

徐恕抬起自己的手放在眼前翻來覆去瞅了瞅,滿臉認真的道:“這才是男人的手啊,難道要像女孩子似得白嫩纖細麼?我又不去繡花!”

王三娘聞言噗嗤一笑,道:“你果然和以前不一樣了,竟然會開玩笑了!”

“是嗎?”徐恕問道,“那我以前是什麼樣?”

“你以前啊,一點都沒有小時候的可愛!總是有事沒事板著張臉,活像別人欠你錢似得;張口閉口都是道理,跟個拿戒尺的老古板一般;若不是你長得還算不錯,我看都可以去當門神了!”王三娘笑嗬嗬的調侃著徐恕,仿佛又回到了年少時無憂無慮的光景。

徐恕暗自苦笑,他還真不知道自己以前是那般討人嫌的,怪不得……

“現在嘛,雖然‘麵如冠玉’這詞沒法再安你身上了,不過呢,你還是那麼俊,而且男人味兒更足了哦!”王三娘批評完了他的過去,還不忘給現在的他幾句溢美之詞以示鼓勵。

聞得此言,徐恕默默地凝視著王三娘精致的側顏,但笑不語。

“看來,人確實需要經曆,經曆過了才是真正的長大。”王三娘那突如其來的感歎,不知是在感慨徐恕的變化,還是在感喟自己的成長。

“是啊。”徐恕亦不無感慨,“走的路多了,見識就廣了,心境自然就不同了,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唉,不知道鄭瑞他,能不能‘因禍得福’呢?”王三娘望著西陲的金輪,喃喃自語。

“鄭瑞的事情,我聽說了。”徐恕望著懷揣著幾分黯然的王三娘,心頭惻惻,“他當初答應的好好的,為什麼又食言了,卻累得你受苦……”

“阿恕哥,你別怪他,這一切不是他的錯。若說過錯,那就是來俊臣的錯,是他造的孽,是他害得鄭瑞去那隨時要掉腦袋的戰場,是他害得我隻能和鄭瑞做半月夫妻……這一切都是因他而起,都是他的錯!”王三娘想起來俊臣即將返京任職的消息就氣不打一處來。

見王三娘越說越激動,徐恕隻得好言安慰道:“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如今不過是時候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