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節(1 / 2)

楔子

願我後生,常為君妻,好醜不相離。

今我女弱,不能得前,請寄二花,以獻於佛。

——《佛說太子瑞應本起經》

一、朱砂佛印

曆史上鴻蒙初辟的時期,顢頇、野蠻、酷虐與巫術、卜噬、圖騰一起,擁有著不可抵禦的權勢。有史學家把它比作惡魔,手指粗硬,指節稍稍用力地彎曲便有裂帛一樣的聲音傳出來。許多無妄的生命在它的操縱下陪葬。在長達幾千年的蒙昧裏,文明被撕裂成片,然而它們學會包容,織成一張網,反過來將野蠻在潛移默化中同化。

月印臣想起上麵這段話是在火車上,過了甘肅省境的界碑,透過車窗可以看見滿片枯萎的紅柳白楊和飛揚的萬裏黃沙。它們將荒蕪之氣延伸到了人類文明的邊緣,如果這種人為的環境破壞是野蠻的蠶食,那麼文明又將以一種什麼樣的姿態去同化它呢?

她微微蹙起了眉,眉心有一塊小小的暗紅色的傷痕,仿佛一顆美人朱砂。

報考研究生的時候導師都開她玩笑說她不應該學繪畫的,應該報考古——她的長相象極了古代的女子:削尖的下巴頦,白淨的雙頰以及眉間的一顆“朱砂”。任誰看了都以為她生於古代!

她總是淡淡地微笑,像宋朝畫中走下來裙裾盈盈的女子。宋畫重在點染與皴墨,宣紙上麵的痕跡教人看著心裏也象暈起這麼一層或深或淺的墨色一樣。所以月印臣自己也覺得自己像幅在時光中慢慢湮開的宋畫,淡淡的喜怒,淡淡的哀愁,仿佛普渡眾生的佛,嘴角抿地慎重,叫人想不出它是慍是喜,是惱是樂。

這樣情感不流於外的女子是不適合談論感情的,她這樣想。

她的手上有一條哥哥送的手鏈,青色的木質鏤刻成七枚蓮花的形狀,五枚在正中,兩枚居於兩側,用不知什麼質地的黑繩串著,樣子古樸美麗。這條手鏈在郵政局裏麵躺了一個多月,江和去幫了取了回來,他衝她開玩笑說“你哥哥真奇怪,這種東西也巴巴的寄給你”。沒有誰看見月印臣發過那麼大的火。然後她跟大學裏唯一交往過的江和分手。她在事後也不知道為什麼會發火,隻是隱約覺得江和不應該褻瀆了哥哥遠遠捎來的一份情誼。

也許在印臣的心裏,逐酹一直是一位讓人值得尊敬與景仰的神靈,甚至連她小時侯被逐酹失手打傷而在額間留下的一小塊傷疤,她都覺得像是苦難中神為了解救她而留下的一枚泥痣,和著血液,變成暗紅色的印記幻在她的身上。

江和因此說她不太正常。學藝術的人都不太正常,或許。

想起江和的時候她總是會揚起微微上翹的嘴角,笑一笑。

他是個開朗的家夥,喜歡把開朗的神經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如果不是他硬將逐酹送的手鏈硬說成是骷髏的話,印臣也許不會和他分開。

骷髏?難為江和想得出來!

印臣擺弄著手中的青色手鏈,眯縫著眼睛看。

鏈子很沉,重量來自於那七枚蓮花。她不知道有哪一種木質能夠產生這麼強大的壓力,

還有一種淡淡的藿葉的香氣。聽哥哥說這種名貴的藿葉香隻在古代西域才作為貢品進獻給皇帝。

那麼她也算是半個貴族了?

對麵的一個七、八歲的小姑娘盯著她的手,“哇”的一聲哭了起來,撲到旁邊一個少婦的懷裏說:“媽媽,我怕……”

她的母親埋怨地看了印臣一眼,然後徑自安慰女兒去了。

印臣莫名其妙地坐在那裏,一臉尷尬。怎麼,她做了什麼事嚇到小姑娘了麼?

火車緩緩地駛入敦煌站。印臣對母女抱歉地笑笑,拎著簡單的行李準備下車。

小姑娘淚眼婆娑地看著她,問身邊的母親:“媽媽,那是魔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