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裝中線條可表現為外輪廓造型線、剪緝線、省道線、褶襇線、裝飾線以及麵料線條圖案等。皮革服裝的形態美的構成,是各種類型線的創造力和表現力。
3.麵
麵具有二維空間的性質,有平麵和曲麵之分。在服裝中輪廓及結構線和裝飾線對服裝的不同分割產生了不同形狀的麵。
4.體
不同形態的體具有不同的個性,同時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體也將表現出不同的視覺形態。體是自始至終貫穿於服裝設計中的基礎要素,設計要樹立起完整的立體形態概念。一方麵服裝的設計要符合人體的形態以及運動時人體的變化的需要,另一方麵通過對體的創意性設計也能使服裝別具風格。
五、造型設計的三大要素
造型、色彩、材質是皮革服裝設計的三大要素。
(一)造型
造型設計需要設計師對型有敏銳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服裝的外造型千變萬化,但都離不開人體的基本形態,決定外形線變化的主要部分是肩、腰和底邊。例如腰部是服裝造型中舉足輕重的部位,其中腰部的鬆緊度和腰線的高低,是影響造型的主要因素。腰部從寬鬆到束緊的變化可以直接影響到服裝造型從H型向X型的改變,H型自由簡潔,而X型纖細、窈窕。腰節線高度的不同變化可形成高腰式、中腰式、低腰式等服裝,腰線的高低變化可直接改變服裝的分割比例關係,表達出迥異的著裝情趣。
皮革服裝的內造型設計主要包括:結構線、領型、袖型和零部件的設計。皮革服裝的結構線具有塑造服裝外形,適合人體體型和方便加工的特點。
結構線即是指體現在服裝各個拚接部位,構成服裝整體形態的線,主要包括省道線、褶襇和剪緝線及裝飾線等。由於人體是由起伏不平的曲麵組成的立體,因而要在平麵的麵料上表現出立體的效果,主要是通過省道與襇的設置來實現這一目的。省是縫合固定的,根據所設的不同的位置,分為胸省、腰省、肩省、後背省、臀位省等。其中胸省是女式服裝中最為關鍵和重要的因素。胸省根據款式的變化具有不同的形式,主要可用原型傾倒和剪開折疊兩種方法將胸省進行轉移。襇是在靜態時收攏,而在人體運動時張開,比省更富於變化和動感,襇的設計主要以裝飾為主,一般有褶襇、細皺褶和自然褶三類。
剪緝線的作用是從造型美出發,把衣服分割成幾個部分,然後縫製成衣,以求適體美觀。剪緝線可分為六種基本形式:垂直分割、水平分割、斜線分割、弧線分割、弧線的變化分割和非對稱分割。
領、袖的設計。衣領是服裝上至關重要的一個部分,它不僅有功能性,而且具有裝飾作用,其構成因素主要有:領線形狀,領座高低,翻折線的形態,領輪廓線的形狀及領尖修飾等。領型是最富於變化的一個部件,主要有立領、褶領、平領和駁領四種類型。肩袖造型也是極其豐富的,其造型包括袖窿與袖子兩個部分,常見的袖型可分為:插肩袖、裝袖和連裁袖三類,領和袖的設計都要符合服裝的整體形態及人的氣質特征。服裝結構中的零部件設計主要包括口袋設計、紐扣設計、裝飾設計等,其中裝飾設計常用的裝飾手法有繡花、鑲、嵌、滾、蕩、盤等。
(二)皮革服裝色彩
傳統的皮革服裝色彩使用多為黑色和棕色,純黑色酷感十足,棕色近似色係就像自然的牛皮,給人一種原始野性、自然天成之感。不同季節中還會不時出現白色、紅色、黃色等常用色。
(三)皮革材料與造型設計
皮革服裝設計要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充分發揮麵料的性能和特色,使麵料特點與服裝造型、風格完美結合,相得益彰。在造型方麵不同麵料的外觀和性能有肌理、織紋、圖案、塑形性、懸垂性以及保暖性等。
也可以對材料進行特別處理。皮革材料有著微微起伏的壓花,沒有成塊的反光,讓材質更顯柔和。不同的材料在造型風格上各具特征。
隨著材料科技的進步和工藝的發展,皮革的品種更加豐富,皮革材料已經跨越了傳統的保暖材料的界限,使設計範圍有了更加廣泛的空間。現代皮革服裝設計,不僅是單一材料的使用,有時會使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材料,不同材料的組合會產生新的外觀樣式。常使用的組合有以下幾種:
1.與柔軟麵料組合
柔軟型麵料一般較為輕薄、懸垂感好,造型線條光滑,服裝輪廓自然舒展。選擇輕薄柔軟型皮革材料用於前衣片、肩部或做成帶狀與柔軟麵料穿插使用;也可采用直線型簡練造型體現人體優美曲線;鬆散型的抽褶和有褶襇效果的造型,表現麵料線條的流動感。
2.與挺爽型麵料組合
挺爽型麵料線條清晰有體量感,能形成豐滿的服裝輪廓。常見有棉布、滌棉布、燈芯絨、亞麻布和各種中厚型的毛料和化纖織物等,該類麵料可用於突出服裝造型精確性的設計中,皮革材料往往用於領、門襟、肩等部位。例如休閑毛料西服,皮革常貼於袖肘部,使服裝帶有一點輕鬆和詼諧。
3.與光澤型麵料組合
光澤型麵料表麵光滑並能反射出亮光,有熠熠生輝之感。這類麵料包括緞紋結構的織物,最常用於晚禮服或舞台表演服中,產生一種華麗耀眼的強烈視覺效果。皮革材料本身就是具有光澤的,與這類材料組合顯得相得益彰,由於材料本身具有光澤,在分割設計上可以設計簡潔或較為誇張的造型方式。
4.與厚重型麵料組合
厚重型麵料厚實挺括,能產生穩定的造型效果,包括各類厚型呢絨和絎縫織物。其麵料具有形體擴張感,不宜過多采用褶襇和堆積,厚重皮革材料用於口袋、裝飾扣袢,也常用毛皮製作領子,這類服裝以A型和H型造型為多。
5.與透明型麵料的組合
透明型麵料質地輕薄而通透,具有優雅而神秘的藝術效果。包括棉、絲、化纖織物等,例如喬其紗、緞條絹、化纖的蕾絲等。一些色彩豐富、具有圖案的皮革材料裝飾蕾絲花邊或者把透明材料附著於皮革上麵,使皮革若隱若現。
設計師除了準確把握麵料性能,使麵料性能在服裝中充分發揮作用以外,獨創性試用新型布料或開拓麵料的使用領域,創意性地進行麵料組合,使服裝更具新意。
六、皮革服裝整體美概念
造型設計是一個整體性的設計。服裝與服飾的整體配套、服飾品的搭配組合。服飾品種類主要有帽子、手套、圍巾、包、發飾、項鏈、耳飾、手飾、紐扣、領帶、鞋、腰帶等。穿著方式與服裝風格相協調;強調:服裝的藝術風格,例如如意盤扣在現代服裝中的應用,可強化服裝的中國風情;完善:在造型設計中,當服裝重心產生偏移時,可用飾品加以平衡,達到靜中有動的藝術美感。
外形和風格的靈感來源時尚是一種自然規律,確定主題,尋找元素,造型設計要符合整體外觀的風格特征,內外造型應相輔相成。要避免拋開外形風格一味追求內造型的精雕細刻,因為這將會起到喧賓奪主、支離破碎的反麵效果。短款的小夾克顯得帥氣;合體的獵裝顯得硬朗;禮服裙搭配短款皮衣,兼具女性的柔美與幹練,正式中帶點自我的隨意與不羈;碎花裙裝搭配皮革服裝,流露出一種濃鬱的田園般的小女人味;休閑夾克,款式變化多樣,可以隨意與其他材質拚接,加多個拉鏈點綴,有點不羈、有點搖滾的感覺。
七、皮革服裝設計與人體的關係
服裝是以人體為基礎進行造型的,通常被人們稱為是“人的第二層皮膚”。造型設計受到人體結構的限製,因此皮革服裝設計的起點應該是人,終點仍然是人,人是造型設計緊緊圍繞的核心。造型設計在滿足實用功能的基礎上應密切結合人體的形態特征,利用外形設計和內在結構的設計強調人體優美造型,展示服裝與人體完美結合的整體魅力。人體有運動狀態和靜止狀態中的形態區別。因此觀察、分析、了解人體的結構以及人體在運動中的特征,掌握人體工程學知識,才能更好地在造型中避免那些妨礙人體舒適性的設計,使外觀造型滿足人體活動需要。
皮革服裝是一種傳統的保暖服裝,具有合體輕便的特征,寒冷的季節皮革服裝比厚厚的羽絨衣顯得更加輕便合體,比毛呢服裝更加輕薄,皮革服裝柔軟和厚度適中,能夠較好地展現人體的曲線。因而在經典皮革服裝設計中往往把皮革服裝設計成合體的樣式。以傳統皮革女外套上裝的造型為例,造型常采用收腰的形式,配以公主線、刀背縫在衣身上塑造出合體的緊身樣式,猶如人體的第二層皮膚般展現著人體線條的美感;領部的造型以翻領和駁領為主,開領適中,領部的翹度為2~4cm,滿足頸部下大上收的造型。袖子以兩片袖為主,袖山高度為16~18cm,袖子造型在袖肘處略收,並呈現出略向前彎曲的趨勢,袖長到虎口以上2cm處。衣長在腰臀線之間,整體造型顯得合體而幹練。
八、皮革服裝設計與流行
流行是服裝的特征之一,一種款式流行了,市場上就幾乎都是這一類的風格,則會引領市場上服裝的整體風格導向,流行來得快,走得也快,它的周期很短。流行在一定期間演進變化,每年都會有所不同,如果一件衣服過時了,那麼它就會很快退出市場,也幾乎不會有人願意再購買它。
流行在皮革服裝中的應用有一定局限性,因為流行變化的時間跨度小,它適用於一些使用壽命短、相對比較便宜的服飾;對於皮革服裝這種比較貴重、正規、使用壽命比較長的服裝,如果跟得太緊,使用時間就會很短,性價比不好,而一些經典款式不會因為流行影響它的銷售,因而作為中高檔皮革服裝的造型設計應該適當的參考流行,在經典款式與流行之間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
九、文化與風尚
文化環境影響個人和社會的價值觀,因而會導致大眾不同的審美取向。設計文化是設計師→產品→大眾的信息傳遞過程。在這一過程中,皮革服裝扮演著信息載體的角色,傳遞著不同的文化和風尚。皮革服裝經過長期的使用,形成了帶有自身獨特魅力的文化特征,例如皮革服裝的酷感審美特征,皮革服裝的這種特征使女性在柔美中帶有野性,使男性硬朗中帶有帥氣,這是皮革服裝文化的影響,因而在一般皮革服裝的造型設計中,應該突出這一特征,從而符合人們對它的審美期待。社會風尚也會對皮革服裝產生影響,比如現在的皮革服裝材料環保,在加工中減少汙染,適應當前社會環境保護的風尚。
一個服裝品牌要想樹立獨特的品牌形象,首先應該形成自己的獨特文化,這種文化通過每一個細節、每一件服裝體現出來,所以其造型設計要以企業文化為立足點,圍繞品牌形象的塑造,在每一年每一個季節的服裝中潛移默化的鞏固和發展。這是一個長期的設計任務,就如同那些經久不衰的服裝品牌,擁有在消費者心目中舉足輕重的地位。
十、商業性
皮革服裝作為商品,其造型設計也需要考慮到可銷售性,要符合商品的一般特點,人性化設計強調“以人為本”,分析需要、欲望與需求的關係,堅持以消費者為導向的設計原則。根據市場的變化和潮流,不能一味的持一種造型理念,甚至有時候市場會需求一些不符合造型美基本特點的服裝,一些另類的服裝有時也會大行其道,因而需要在充分了解消費者需求的基礎上,根據對顧客心理的理解,掌握消費者購買行為,才能設計出滿足市場需求的造型。
十一、皮革服裝造型設計創作的一般過程
皮革服裝設計過程是根據設計對象的要求進行構思,並繪製出效果圖、平麵圖,再根據圖紙進行製作,達到完成設計的全過程。
設計師一般先有一個構思和設想,然後收集資料,確定設計方案。其方案主要內容包括服裝整體風格、主題、造型、色彩、麵料、服飾品的配套設計等。同時對內結構設計、尺寸確定以及具體的裁剪縫製和加工工藝等也要進行周密嚴謹的考慮,以確保最終完成的作品能夠充分體現最初的設計意圖。
在構思過程中設計者通過勾勒服裝草圖借以表達思維過程,通過修改補充,在考慮較成熟後,再繪製出詳細的設計圖。
第二節各類皮革服裝造型設計簡介
一、皮革服裝的分類
(一)根據皮革服裝的基本形態分類
依據皮革服裝的基本形態與造型結構進行分類,可歸納為體形型、樣式型和混合型三種。
1.體形型
體形型皮革服裝是符合人體形狀和結構的服裝。這類服裝的一般穿著形式分為上裝與下裝兩部分。上裝與人體胸圍、項頸、手臂的形態相適應;下裝則符合腰、臀、腿的形狀,以褲型、裙型為主。裁剪、縫製較為嚴謹,注重服裝的輪廓造型和主體效果,如西服類多為體形型。
2.樣式型
樣式型皮革服裝是以寬鬆、舒展的形式將衣料覆蓋在人體上的一種服裝樣式。這種皮革服裝不拘泥於人體的形態,較為自由隨意,裁剪與縫製工藝以簡單的平麵效果為主,如裘皮披肩等。
3.混合型
混合型結構的服裝是寒帶體形型和熱帶樣式型綜合、混合的形式,兼有兩者的特點,剪裁采用簡單的平麵結構,但以人體為中心,基本的形態為長方形,如寬大的披風衣等。
(二)根據皮革服裝的穿著組合、用途、麵料、製作工藝分類
1.按穿著組合分類
整件裝:上下兩部分相連的皮革服裝,如連衣裙等因上裝與下裝相連,服裝整體形態感強。
套裝:衣與下裝分開的衣著形式,有兩件套、三件套、四件套。
外套:穿在衣服最外層,有大衣、風衣、披風等。
背心:穿至上半身的無袖服裝,通常短至腰、臀之間,為略貼身的造型。
裙:遮蓋下半身用的服裝,有一步裙、A字裙、圓台裙、裙褲等變化較多。
褲:從腰部向下至臀部後分為褲腿的衣著形式,穿著行動方便。有長褲、短褲、中褲。
2.按用途分類
可分為:社交服、日常服、職業服、運動服、室內服、舞台服等。
(三)按性別、年齡、民族、特殊功用等方麵的區別分類
按性別分類:有男裝、女裝;按年齡分類:兒童服、成人服;按服裝的厚薄和襯墊材料不同來分類:有單衣類、夾衣類等。
二、各類皮革服裝造型設計
(一)獵裝
獵裝,又稱卡曲服,顧名思義是打獵時穿著的服裝,經典獵裝樣式起源於歐洲,從其沿革與典故來看,屬於歐洲貴族休閑活動的服裝,為《查理一世行獵圖》,展示了歐洲貴族穿獵裝在郊外的情景。19世紀後葉的英國,貴族熱衷於戶外狩獵,王室貴族都穿上傳統的狩獵服裝,騎著駿馬,帶著獵犬,浩浩蕩蕩到郊外狩獵。狩獵被視做一項高尚的傳統運動,直到今天這項活動都還保留著許多貴族時代的風範和傳統。其所穿著的狩獵服裝經過不斷的改變和演化,成為今天相對固定的經典樣式,受到廣泛的歡迎。
從功能上來看,經典獵裝款式服務於狩獵,便於戶外活動,適合狩獵時間和季節的需要。比如有子彈袋收腰的結構,後發展成為日常生活穿著的緝明線多口袋、背開衩樣式的上衣。獵裝有短袖和長袖之分,又有夏裝與春秋裝之別。質地結實,穿著方便,緊身,可以在野外和樹林裏輕鬆行動,設計有4個明口袋,能夠放置子彈等物品,是一種便於打獵的戶外服裝,近代和現代的一些軍裝就是獵裝演化而來的,獵裝式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