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問候(2 / 2)

“啊?她知道?”十二娘驚訝了。

姚元崇解釋道:“黃德勝早年是我父親手下的一名斥候,被敵軍捉住後受了虐待,後來敵軍潰敗,把他救回來時,已不是完整的男人了。我父親勸他活下去,並把他送進宮為皇後做事,所以皇後從始至終都是知道的。”

十二娘從他的話中讀出了更多的消息,原來姚懿都督在世時,就跟武後有關聯,不然他的殘兵進宮後怎麼能被皇後重用?看來姚元崇是“子承父業”繼續了姚家跟武後之家的關係。

十二娘不想挖掘這其中的隱秘,她怕她知道的越多,越把姚元崇至於危險之境,便轉開話題問道:“今日中秋節,你家裏準備怎麼過?”

姚元崇說:“母親一早起來就在做胡餅,等到晚上一起祭拜了父親,再與母親和弟弟一起賞月吃餅。”

“這就是一家人呐,多好。”十二娘說道。

姚元崇有些苦笑,因為他們母子是被家族趕出來的不祥之人,在以家族為重的古代,他們母子並算不得一個家。

可在十二娘的眼中,他母親,他弟弟和姚元崇,他們三人就是一個家。那些無情的同父異母兄弟,並沒那麼重要。

姚元崇看了看漸漸高升的太陽,說:“這尊玉佛可能是宮中中秋宴上要用的東西,你早些回宮吧,免得誤了正事。”

十二娘與他揮別,在回宮的路上,看起朋友、姐妹們給她寫的信。

高家三姐妹的信中都問十二娘在宮中過的好不好,同時說了些家中的境況。好消息是,元大郎調到了雍州折衝府,成了一名有軍階的城防軍官,而且六娘又懷上了;崔敦禮以家族庇蔭入伍,成了內府的勳衛。不好的消息是,十一娘在崔家與崔夫人處的不好,這半年多時間,哭著跑去元娘那裏一次,去六娘那裏一次,後來因兩位姐姐嚴厲批評,她便往魏宜嵐那裏跑,落了個婆家、娘家兩不幫的尷尬境地。

元娘希望十二娘能給十一娘寫信勸一勸,十二娘歎著氣收起高家的信,繼續看其他人的來信。

王勃信中隻有一首詩歌:“落花落,落花紛漠漠。綠葉青跗映丹萼,與君裴回上金合。影拂妝階玳瑁筵,香飄舞館茱萸幕。落花飛,撩亂入中帷。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落花度,氛氳繞高樹。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綺合青台靜且閑,羅袂紅巾複往還。盛年不再得,高枝難重攀。試複旦遊落花裏,暮宿落花間。與君落花院,台上起雙鬟。”

十二娘捧著信,喃喃念道:“落花春正滿,春人歸不歸。落花春已繁,春人春不顧……”

王勃雖未直言,但他這是盼著十二娘出宮啊。

關於他向劉右相進言之事,王勃隻字未提,更別說他正在勤奮準備春闈之事,他都避而不談,卻隻把自己心中所願以這樣委婉的形式告訴十二娘。

餘下曹映嘉的信,十二娘端視良久,終是沒有拆開。她不知自己是缺乏勇氣還是想要逃避,她寧願不看內容,隻把此信當做曹映嘉對她的中秋祝福而收下,寫的什麼,倒不重要了。

宮中的中秋晚宴將在集仙殿舉行,在洛陽的皇親都參加。

十二娘領著司讚司的女官在晚宴上奉上玉佛像,替皇後送給皇上,以祈佛祖保佑皇上身體安康,國泰民安。

參加宴會的眾人各有送禮,遠在長安的太子也送來賀禮,眾人關心的是太子送的那棵石上鬆,可十二娘關心的是,帶隊送賀禮的那人是李思訓。

李思訓作為太子的代表人,同時本身也是皇親,所以皇上賜了席位,讓他一同赴宴。而十二娘呈上禮物之後,便退了下去。

十二娘與其他女官一起在側殿裏吃晚宴,李思訓不知用了什麼借口離席,在側殿門口轉來轉去。

十二娘一開始隻裝作沒看見,可李思訓時不時咳嗽,引得女官們頻頻觀看,並議論起來:“呀,這位郎君好生英俊,姐姐們可知他是誰?”

有些去過東宮的女官知道李思訓,便介紹起來,眾人一聽他本身是李氏宗族,出身顯貴,更是激動,議論聲恨不得直接傳進李思訓耳中了。

十二娘知道李思訓是來找自己的,怕事態變的不可控,就從另一個門口溜了出去,李思訓見她動身,便下了階梯,繞到殿後追了上去。

.(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qidian.com)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