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八十二、友情債之闖入(三)(1 / 2)

上了半山腰,洞口呈現在眼前,高七八米,寬十餘米,十分寬敞。來到洞前向裏看去,洞口擺著香爐,爐上插著幾根黃色高香,香高兩米,胳膊粗細,漂著淡淡香霧。香爐後麵有條通道,通道兩側綁著黑色布條,布條上用紅色水筆寫上了彎彎曲曲的怪字,不知是咒文還是經文。

趙漢指了指:“到冥神洞了,裏麵有大祭司主持。定安王也會常來這裏拜祭,再走十幾步,便是一重洞,洞口有人把守”。安然問道:“冥神洞不讓人隨便進出麼?”。趙漢答道:“冥神洞供桃民拜奉,卻要按指定時間前來。再有就是大祭司和定安王要人來清掃冥神洞,祭拜冥神伺候冥神侍女。當年李大叔、李嬸和李繼維都被強迫來洞中過”。

安然心說:“一具千年僵屍而已,弄得這麼神秘,一定還是定安王和大祭司的事”。又問道:“大祭司是桃源之人麼”。趙漢神情迷茫:“應該算吧”。安然奇道:“應該算?”。

趙漢唉了一聲:“大祭司一族姓高,原本世代守護玉天柱。那一年,有個自稱武陵人的先生不知怎麼突然出現在了桃源之中。桃民甚為驚奇,爭相請他到家作客。高家有位叫高誌的人,飲酒中十分高興吐露了桃源玉天柱的事,武陵人來到玉天柱前反複展摸,再不說話,第二日便匆匆告辭。高誌一直送到桃源溪口,武陵人借說不認路,要他再送一程,結果高誌隨他走後便消失了。直到三個月後,有人在玉天柱下發現了他,渾身是水,昏迷不醒。再等他睜開眼睛,口中呼呼亂喝,不像本人說話。桃民都很驚訝,真不知所措,高誌起身一路跑進現在這個洞中,盤膝而坐身放光彩,自稱在外世得遇神仙點悟,要他在桃源幫助桃民解脫生老病死之苦,並稱能呼風喚雨手存火種,驅魔壓邪魂通天地。由此,人們便稱他為大祭司。此後,大祭司之職都由高家代代相傳。直到桃主李昌運入源,人們看到了《桃花源記》,猜想那個武陵人或許就是陶淵明吧。但是書中並未提及玉天柱和高誌之事,也是奇怪的很了。相安無事過了幾十年,定安王指責桃主一族為鬼佞之族活燒繼承桃主後,大祭司被奉為神職祭司,盡心幫定安王管理桃源了”。

安然心說:“這座桃源與外界連通之地難不成就是我們浮出水麵的山洞?大祭司的先祖高誌也曾經出去過?他見到了什麼呢?”,邊說邊想,冷不防聽見有人大喊:“站住”。不由一驚,停下腳步,見前麵兩側有上方有亮光,是個通天洞口,路前麵有個很大的空間,中間供奉一尊石像,長須劍眉,頭戴方巾,麵部表情歡快欣喜。手持雙鐧,有些像門神畫像。洞中站著八名士兵,分列兩側,其中有名軍兵喝住了他們。

安然看了看士兵:“我們要去見冥神,請帶路”。有名士兵算是當班的士兵長,上下打量他一番,躬身說道:“先生見諒。我等職責所在,不敢讓您過去。昨日之事已然眾人皆知,既然是道能仙師的後代門人,應當能闖過三重山洞才是”。安然一愣:“闖過三重山洞?要打敗你們麼?”。

士兵長又一躬身:“我等已在桃源居住世代,也相信道能仙師之說。但定安王治下嚴明,軍紀有令,我等也須奉命行事。闖三重洞並非要與我等打鬥,而是要做三件事,每一重做一件,能做好者,自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