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後記(1 / 3)

我在本書中回憶了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所見所聞,還有我當時所作的分析和對外介紹。雖然已經60年了,許多仍曆曆在目。而且,曆史也不應忘記。

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方麵,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是反侵略的正義戰爭,所以得到了世界各國人民的支援,也得到了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各同盟國的支援;另一方麵,中國長期抗戰,牽製和消耗日本的大量軍力(主要是陸軍的大部分兵力),對歐洲和亞洲其他地區的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也起了戰略配合的重要作用。

大多數曆史學家都承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導火索是由日寇點燃的。那是在1931年9月18日,日本派軍隊侵占中國的東北,即“九一八事變”。這一天,在世界其他地方很少被提及,但卻深深地銘刻在中國人民的心裏。這比西方通常認為二戰開始的時間要早好幾年。例如,有的認為二戰始於納粹德國人入侵歐洲鄰國的1939年,有的則認為始於日本進攻美國的1941年12月。事實上,正是由於日本侵略中國的行徑並未受到國際上的譴責和懲罰,才導致其他法西斯國家起而效尤。20世紀30年代,意大利法西斯奪取了埃塞俄比亞和阿爾巴尼亞;德國、意大利又幫助扼殺了西班牙共和國,扶植了親法西斯的佛朗哥政權;日本則在1937年發動了全麵的侵華戰爭。德國於1938年入侵奧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又於1939年侵入波蘭,使英國和法國卷入戰爭。1941年,德國進攻了蘇聯;日本則偷襲了美國停泊在珍珠港的軍艦,把美國拉入了這場大戰。1945年5月,德國戰敗,宣布無條件投降。數月後,日本也投降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遂告結束。

在這一場涉及整個人類的世界大戰中,有幾個事實是不可否認的。第一,中國人民戰鬥的時間最長—從1931年到1945年,長達14年。最初是局部的反抗,後來發展為1937年到1945年的八年全麵抗戰。第二,中國人民在反法西斯戰爭中遭受的損失最為慘重,直接及間接的傷亡人數達3500萬人,財產損失達6000多億美元。而蘇聯,在其四年半的抵抗鬥爭中死亡達2700萬人。英國在六年中損失了幾十萬軍人,除了海峽的一些小島外,它的領土未被侵占,盡管遭到了狂轟濫炸。美國是最後一個參戰的,它的大陸城市沒有遭到轟炸,在三年半的戰爭中雖損失了幾十萬軍人,平民並沒有傷亡。當然,以上隻是數量上的比較,並不是說這些國家的戰士在勇氣和忠誠方麵有什麼遜色之處,但這些數字也確實反映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為了取得戰爭的勝利,各國做出犧牲的程度是不同的。

而且,作為一名當時在中國居住的新聞工作者,我看到,法西斯侵略的殘酷性,在中國的表現比在歐洲和其他地區要慘烈得多。從1931年起,中國東北的抵抗者就受到了無情的殺戮,村莊被焚毀,農民與工人被抓去當勞工,累得失去勞動能力時又被殺掉。1937年,我親眼看到在天津的海河上漂浮著腐爛的屍體。那是一些年輕力壯的農民被日本人征去修碉堡,然後被槍殺或活活溺死。在一些日本人開辦的礦山附近,人們發現了埋葬著累死了的工人的萬人坑(許多被掠去日本當苦工的中國人也被活活累死)。1937年,日本“皇軍”在南京屠殺了30萬被解除了武裝的軍人和平民。日寇用槍打,用刺刀刺,用刀砍,或活埋,手段極其殘忍。許多婦女遭到多次強奸後被殺掉,此情此景,有許多幸存者及外國目擊者描述過。日軍還使用了化學武器。我親眼看到住院的中國傷兵,他們的皮膚被日軍施放的芥子氣腐蝕成洞眼。日軍還使用中國戰俘,後來也使用其他國家的戰俘做試驗,就連美國戰俘也未能幸免。他們的試驗所在哈爾濱,這一事實早已得到證實,有關的記錄也被發現,還有日本人沒有來得及毀壞的物證。在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根據地,日寇遭到了有力的抵抗。為了報複,他們實行了野蠻的殺光、燒光、搶光的“三光“政策”。1943年12月20日,我從湖南常德發給美國《時代》周刊的一則報道中,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