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直到半個月後,李士賢親自來傳唐王遺詔,李青病逝,遺詔上寫明由李希繼位,丞相李士賢、大將軍雷英等人官職不變。宣讀遺詔的時候雷英等人無不驚訝,隻有李希知道,李青應該沒有死,他隻是過膩了這種日子罷了,不過這倒正好,今年我才八歲,我有足夠的時間和耐性,完成你所不能完成的事!
新王登基,年僅八歲的這位兒皇帝,並沒有表現出其應有的懦弱,而是親自理政,凡是由丞相和大將軍分別管理,但沒有唐王玉璽,任何本章都不得執行!
更讓人驚訝的是,他竟公然從升龍遷都之坦賈武爾,並改名為龍城!要知道南唐一直是大宋的附屬,像這種遷都、攻滅他國的事,本應彙報大宋,甚至就連他這個唐王也要有大宋聖旨,方可正式繼任。
可這位小唐王卻完全不顧大宋的感受,不但遷都,而且直接稱帝!大封文武,國號扔為唐!從此開始,南唐與北宋再一次正式決裂!
升龍城被他改作南都,由重新提升回水師提督的崔波浪兼管,崔波浪可以在南海一帶上馬管軍,下馬管民,在南海一帶可謂權利滔天,但李希卻並沒有放棄南洋,崔波浪及其副手馮奎章的家小,全被接到了龍城,同時要求他們每年交稅銀一千萬兩,南洋通商,往來商賈雲集,這塊肥肉,李希不願錯過。
一千萬兩對於南洋來說,也並不是一個太大的數目,可以說他給崔波浪留下了很大一部分賺頭,這樣可以大大提升崔波浪的管理能力,想掙錢就管好這片地方,管得越好,自己也就掙得越多!
安排好天竺和南洋的軍政事務,李希可以把自己的主攻方向瞄準自己前世的專業,科技研究,他懂得科技是由經濟決定的,天竺和南洋現在都還不是太富裕的地方,所以他的研究也要慢慢進行,當然首先要研究的就是火器!
幸好南唐還有雷英,作為霹靂堂的少主,雷英手裏掌握著大宋最強大的火器,雖然在李希看來,這東西根本不能算是火器,但在這個時代,卻已經算是稀罕物了。
與高調示威之後猥瑣發展的李希不同,此時的大宋,正在醞釀正在醞釀著對西夏進行最後一擊!歇兵將近一年的大宋,軍力有了一定恢複,一撥秋收之後,兵精糧足的趙禎,在朝堂上多次征詢大臣的意見,是應該滅了西夏,還是北上與遼國一戰。
就在趙禎猶豫著吃下哪塊肉的時候,智化的密函和包世榮的奏折以及南唐的國書來到了他的麵前,確信李青這個前世的同事,今生的對手死去之後,趙禎放聲大笑,笑的讓那些宮女太監都有些害怕,生怕萬歲大笑的時候一口氣喘不勻猝死……
笑了足足將近十分鍾,趙禎這才給皇城司下令,讓智化和花衝進京麵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