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都市文化研究論叢總序(1 / 2)

楊劍龍

早在2002年,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就申報了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是由我填寫申報的表格。當年因為都市文化研究沒有學科的落腳點而未獲批準。2003年,由我領銜再次申報,填寫申請表格,組織相關人員,搜集有關資料,進京修改表格,迎接專家組現場考核,甚至當場背誦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管理辦法》。2004年底,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被批準為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歸入學術綜合類基地。地方院校獲得這樣的基地是十分不易的。在學校的支持下,在諸多相關人員的共同努力下,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的工作按照教育部的規定有序地開展了起來。

都市文化研究中心有當代都市文化、國際都市文化比較、都市文化史三個研究方向,聘請了三十餘位專職與兼職的研究人員。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采取項目管理的模式,每年申報兩個重大項目。2004年以來,中心已設立了18項重大項目。據不完全統計,2004年以來,基地人員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24項、上海市社科規劃項目23項、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11項,另有上海市教委項目、國際合作項目、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谘詢項目及其他橫向項目幾十項,獲省部級以上科研獎勵三十餘項。中心積極承擔政府和社會的決策谘詢任務,主持了多項政府決策谘詢項目,並多次獲得政府決策谘詢獎。自2009年始,我被聘為上海市人民政府決策谘詢專家,為市政府的決策出謀劃策。

按規定重點研究基地每年要主辦國際或全國性的學術會議,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辦了諸多國際都市文化比較的學術會議,如上海與首爾、上海與東京、上海與紐約、上海與溫哥華、上海與巴黎、上海與博茨瓦納、上海與日本神奈川大學、韓國首爾市立大學等,還舉辦了不少全國性的學術會議、小型的學術沙龍等。中心積極參與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籌備及相關活動,並得到上海世博會組委會、執委會的表彰。中心有《都市文化研究》學術刊物(CSSCI類集刊)和都市文化研究網站。中心在學術研究方麵取得了不菲的成績,熊月之領銜的基地項目“上海城市社會生活史”出版“上海城市社會生活史叢書”25本(上海辭書出版社),蘇智良領銜的基地項目“上海都市文化及其對長三角地區的影響”出版《上海城區史》上下卷(學林出版社),楊劍龍領銜的基地項目“上海文化與都市文學的發展與嬗變”出版“上海文化與上海文學叢書”8本(上海文化出版社)等,中心研究人員出版學術著作、研究譯叢,發表學術論文,僅為《新華文摘》全文轉載的論文就有14篇。中心主持的“城市與社會譯叢”、“都市文化研究譯叢”、“都市與文化譯叢”對於國外城市理論的引進具有重要意義和影響。2010年5月,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順利通過了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第二次評估,在學術綜合片25個基地中名列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