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鸚鵡學舌 攀親家(1 / 2)

苗巧鳳自稱是很大眾化一鄉村女性,可是與她相處過的人們,不可置疑的領略到她很特殊化一麵。

說起她最招人非議不平凡之處,則在於,不足十八歲就失去貞操,而肇事者小男子死於非命。

座落在雜垛鄉域西北邊的西塘莊苗家,一男三女四個孩子,三個丫頭中秉性最接近母親的二丫頭巧鳳,積極參與母親服裝製作活計時,與一個在瀧灣鎮走街串巷外鄉人搭訕上,才十八歲便**於這小個頭男兒。

萬般無奈之下,兩年後在巧鳳她還不滿二十歲時,死要麵子的父母親籌劃接受無依無靠小男子入贅做女婿。不曾想,過早偷嚐她這個禁果又撈得外快豔福該男子,未來得及實實在在做一回男人,便突發性命赴黃泉。

奉城縣公安機關查明,這個叫薛鵬的男子在一次群毆中被意外打死,繩之以法案犯中搞不清誰是真凶。

胖乎乎瓜子臉蛋苗巧鳳,心地倒是善良,一次冬天在家門口看見雪地裏一條幼小野狗,就把它領回家飼養。她給這條有花斑點小狗取名“大花”。

苗家長時期以來在同莊二三百住戶中遙遙領先,個中主要緣由是該家掌門人苗正堂經營著瀧灣鎮一爿祖傳中藥鋪,他出身書香門第老婆子傅貞忻不甘寂寞,靠著她心靈手巧,在莊子裏縫縫補補做服裝,其家境之寬裕有案可查。

俗話說得好,富不過三代,窮也不過三輩。繼承祖先家產剛過三代,苗正堂鎮上的“天璜中藥鋪”一落千丈,苦心經營也枉費心機。現代人不相信什麼中藥療效,青睞西藥見效快,有個三長兩短的人對中藥普遍視而不見,轉而對西藥趨之若鶩。時代不同了,人們對手工製作服裝不屑一顧,紛紛轉向彈眼落睛的外貿裝束。這樣,傅貞忻不遺餘力奔波的服裝行當也不可避免遭遇“滑鐵盧”。

算得上有為生意人苗正堂,乃是遠近久負盛名小摳門,有人提到他則幹脆叫他是“吝嗇鬼”,連家裏人也有同感。麵無四兩肉且戴副啤酒瓶底厚眼鏡的他,經常性這麼嘮叨,我是小本生意,不節約是不行的呀,我就是恨不得把十塊錢撕開來當二十塊錢花!

不明真相人感到詫異,具有一定文化底蘊而且有滋有味傅貞忻,怎麼會嫁給這種不開竅人做老婆?說來話長,長話短說吧。

遙想當年,傅貞忻她在奉城教育係統謀職的父親一次驟犯老毛病,幸虧得到座落西塘莊土地廟大和尚熱心撮合,本性善良苗正堂馬不停蹄送藥診斷,及時化險為夷。傅家人不知如何感激他救死扶傷,然而他一雙小眼睛滴溜溜地盯著傅家二丫頭小貞忻。為了報答他恩情,傅家雙親大人提議招他為婿,那陣子對父母親唯命是從的小貞忻,就這麼著,中學剛剛就讀完,便讓鬼迷心竅的他如願以償。

成親後的倆人恩愛有加,事業方麵各顯能耐,他倆唯獨不稱心的是,連續生了三個丫頭。生怕沒人延續香火的他,非要生個小子。天隨人願,貞忻第四胎還真生了個小子。

屋漏偏偏遇上陰雨天,獨生子苗巧俊狀況相當不好。

令人非常遺憾的是,這個獨生子多方麵先天性不足,懂得一些醫藥知識的他對此也是一籌莫展。

攏共四個子女,兩個情形不妙,使得老夫妻倆感到欣慰的是,另外兩個還算過得去唄。大丫頭苗巧雲和她遠在西北邊緣區當兵的同學,在學生時期就眉來眼去,分開的倆人現在還保持著聯係。自覺不如二妹巧鳳具有靈性的巧雲,家裏事務也懶得管,通常在鎮上中藥鋪幫父親站櫃台。子女中排行第三的小丫頭巧紅,還在縣中學繼續讀書,她的願望是今後上大學,以此成為鄉村高考女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