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哈尼族的重要文獻(1)(3 / 3)

哈尼族自治縣的縣誌出版。《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誌》,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64萬字,1989年6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全書7編48章。1990年獲雲南省政府1979~1989年十年社會科學成果二等獎,1993年9月獲全國新編地方誌優秀成果一等獎。《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誌》,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28萬字,1993年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上溯至公元前109年,下至1990年,有28個專誌。該誌1994年獲全國誌書三等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誌》,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70萬字,1993年6月中華書局出版。31編150章。1994年12月獲雲南省優秀誌書三等獎。《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誌》,鎮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995年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誌》,墨江哈尼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2002年由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哈尼族聚居地方的縣誌出版。《元陽縣誌》,元陽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03萬字,1990年2月貴州民族出版社出版。為元陽縣首部縣誌,記述以建縣後的資料為準,下限斷至1985年。有27個專誌。《紅河縣誌》,紅河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11.5萬字,1991年9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為紅河縣首部縣誌,記述以建縣後的資料為主,上限追溯到有記載的年代,下限斷至1985年。有29個專誌。1991年獲全國地方誌展評二等獎,1992年獲雲南省地方誌成果一等獎。《綠春縣誌》,綠春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19.1萬字,1992年8月雲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為綠春縣首部縣誌,記述以建縣後的資料為主,上溯曆史以占有可靠資料為準,下限斷至1985年。有26個專誌。《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誌》,金平苗族瑤族傣族自治縣誌編纂委員會編,120萬字,1994年12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出版。為金平縣首部縣誌,上限追溯到有可靠資料之年,下限斷至1985年。有29個專誌。哈尼族聚居或分布的景洪、猛臘、瀾滄、思茅、景東、新平、峨山、孟連、建水、雙柏、易門、紅塔、景穀、石屏、晉寧、祿勸等縣縣誌都有相關章節介紹哈尼族。另外,哈尼族地區分部門出版的誌書中,編印出版了一批民族誌。如《雲南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民族誌》,1989年11月雲南大學出版社出版。其第一章《哈尼族》從經濟、禮儀、文化、宗教信仰、著名人物等方麵介紹哈尼族。《玉溪地區民族誌》,玉溪地區民委編,1992年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思茅少數民族》,思茅行政公署民委編,1990年3月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

概述。概觀地介紹哈尼族的有民族知識叢書之《哈尼族》,毛佑全、李期博著,1989年5月民族出版社出版。以生活在花紅樹綠掩映中的民族、傳說中的叢林遊遷者、不用文字記載的曆史、由“卡西雙火圈”說起、哈尼梯田連雲天、大山兒女的鬥爭曆程、習俗各支係有別、古樸淳厚的民風、不願出嫁的姑娘、萬物有靈的崇拜、綺麗的山花等12章,簡要介紹哈尼族發展的曆史,在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經濟社會形態,哈尼族的文化特點和風俗習慣以及目前的發展狀況等。《哈尼族文化大觀》,史軍超主編,1999年9月由雲南民族出版社出版。介紹了哈尼族特殊的遷徙文化、梯田文化、茶文化、宗教習俗、文學藝術、政治軍事、教育體育、新聞出版、科技及生產生活的方方麵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