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報將軍!!龜茲被圍!!!”
“什麼?!!”安西都護府大都護負責鎮守龜茲的俾路斯將軍吃驚的問
“據前方斥候來報,龜茲城南十裏以外有大軍開來,其陣勢相當之大!”
“怎麼可能,龜茲背靠天山,南麵圖倫磧(又名突淪川,今塔克拉瑪幹大沙漠),怎麼突然會有大軍開到?!火速傳令各軍,全麵戒備,各位將軍請隨我登城觀看”
龜茲城南,飛沙紛起,大軍開拔,地動山搖,龜茲城就像俎上魚肉一般等待戰爭的到來。
大都護俾路斯和各位將軍匆匆登上城樓,吃驚的看到大軍慢慢逼近,“既然大軍能夠橫跨大沙漠前來進犯安西都護府核心重鎮龜茲,想是沙漠之南於闐沙漠之西疏勒兩鎮必已不保,當今在西域能與大周為敵者屈指可知也隻有高原之吐蕃了,”想到又要與吐蕃開戰,大周邊境的黎民又遭戰火塗炭,身為西域主將的俾路斯憂慮的說。
正在俾路斯與各個將軍商量戰策之間,大軍已經開到龜茲城下。原來正是吐蕃大軍,由都鬆茫波傑讚普親率吐蕃三大戎邊軍進犯大周邊境。大軍正中乃是上部戎邊勇武軍,由古格和覺等五個部族組成,士兵手持猛虎頭蓋骨做成的盾牌,臉上塗著陣亡戰馬的鮮血,分別由卓、瓊、噶、努和聶等五個首領率領的十萬大軍。
大軍左側是由軍事長官納雪率領的中部戎邊勇武軍,五萬中部戎邊勇武軍身著壽衣皮襖,展現出了吐蕃人視死如歸的精神。
大軍右側乃是吐蕃下部戎邊勇武軍,也是五萬,由吐蕃軍事長官秋倉率領。
看到如此陣容整齊軍威浩盛的吐蕃來犯大軍,久經戰陣的俾路斯將軍已經知道龜茲城陷落必不可免。但是憑借著軍人的果敢堅毅以及他多年的沙場經驗,他還是想和吐蕃軍隊進行一場血戰。
“來人!拿筆墨紙硯!”沉著冷靜的俾路斯將軍連寫了兩份塘報和給皇帝武則天的奏折。一則塘報是調集安西四鎮中位於天山另一側唯一可能還沒有被兵鋒所指的碎葉鎮軍隊,另一份塘報則是寫給他的老友內史狄仁傑的。
正在這時,吐蕃軍隊已經開始攻城,戰火已起,大周和吐蕃之間的戰爭已經在所難免。
神都,洛陽。
麟德殿上,則天皇帝高坐龍椅。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愛卿平身”
“謝萬歲”
“今日早朝,眾位愛卿可有本上奏?”
話音未落,宰相張柬之走出隊列,“啟奏陛下,臣有本上奏”
“柬之,何事啊?”
“安西八百裏加急!”
“呈上來”
武則天不看猶可,看完奏章之後勃然大怒!“大膽吐蕃,大膽都鬆茫波傑竟敢率軍進犯我大周安西!眾愛卿看何人為將可護我大周疆土?”
宰相柬之:“非大將軍王孝傑不可。”
“哼!王孝傑任肅邊道行軍大總管,出擊吐蕃兵敗,已經貶為庶人,難道除王孝傑之外就沒有他人可為國盡忠了嗎?”
“臣有一言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
“誠所謂勝敗乃兵家常事,王孝傑兵敗吐蕃,實是另有它情,然貶為庶人已是重罰,望皇上隆恩寬佑孝傑讓其戴罪立功。此外,經營西域者,此朝堂中更無一人能比孝傑有經驗者,而論與西域諸幫作戰及交流者更無人能出其左右,所以臣鬥膽舉薦孝傑。”張柬之說完再拜。
“嗯。。。好吧,就依卿言,立即召王孝傑覲見,著安西都護府副都護,大將軍之職,領兵二十萬支援安西。”
“謝陛下,臣還有本奏。”
“卿還有何事?”
“昨晚兵部收到八百裏加急塘報,碎葉鎮出兵支援龜茲的五萬人馬不知所蹤,杳無音信。”
“飯桶!全是飯桶!五萬人馬難道還能飛了不成,怎麼會無緣無故失蹤呢?!”武則天大怒。
“不知陛下此事如何應對?”
武則天沉吟一下,“此事甚為棘手,安西正處多事之秋,讓朕再認真考慮考慮吧。”
狄府。
狄仁傑端坐書房,表情凝重的看著公文。
窗外響起了輕微的腳步聲,一人身穿千牛衛大將軍官服,右挎幽蘭寶劍,手端茶幾輕輕的走進了狄仁傑的書房。
此時狄公仍在眉頭緊鎖的看著公文,直到那人把茶水倒好恭敬的端到狄公麵前,此時狄仁傑才有所覺察。
“哦,元芳來了,”狄公和藹的問候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