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赫哲族以一曲《烏蘇裏船歌》名揚全球,使這個民族成為“名族”,但這隻是片麵地展示赫哲族的風采,而赫哲族的全貌卻還未被世人所了解,在中華民族大家庭裏這種情況還較普遍,因而,在這種情況下,為了能讓廣大讀者係統全麵地了解56個民族的文化全貌,黃河出版集團計劃出版“中華民族文化叢書”,各民族卷由本民族作者編寫,這樣,在遴選過程中編著者恰在魯迅文學院作家班學習,有幸被選中,榮膺使命。2009年末,編著者開始編寫這部赫哲族卷的《中國赫哲族》。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曆時三個月完成了本書初稿。
本書圍繞赫哲族文化從古至今發展的脈絡,縱橫式的敘述了赫哲族的曆史、社會、人文、經濟、政治等。具體、係統、全麵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史以來的文化生活,是一部反映赫哲族的翔實而有價值的曆史資料。
《中國赫哲族》共分十二章,主要包括赫哲族概況、物質文化、民間文化等,民族文化中突出蘊含著濃鬱的漁獵文化氣息,集中展示了赫哲族勤勞、勇敢、善良的精神風貌。以民族文化的視角從各角度,全方位地展示赫哲族的文化底蘊和濃鬱的民族文化,突出地表現了一個歡樂的民族,一個能歌善舞的民族,一個有族魂的民族。書中更突出地展示了赫哲族有影響的文化人物,他們像時代的浪花在赫哲族曆史長河中閃爍著耀眼的光芒,為本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們之中的一部分是閃爍在藝海星河中的民族文化藝術明星,給赫哲族的天空增添了一道美麗的七色彩虹。
中國赫哲族起源於三江源頭,是黑龍江省獨有的一個漁船上的民族、第一個迎來日出的東方民族,自古以來繁衍生息在三江大平原這片美麗的土地上。編著者以雄鷹般高遠的視角瞰視從古至今的赫哲族人民的生活,又將細膩的筆觸涵蓋溫潤在這片曾經是北大荒的廣袤的熱土上產生的可歌可泣的動人事跡和愛國英魂。縱觀曆史,記憶猶新,恍如昨日。黑龍江的同江、八岔、街津口;鬆花江的佳木斯、敖其;烏蘇裏江的饒河、四排,統稱中國赫哲族的“三鄉一村”都在展現之中。但在編寫中主要以赫哲族人口最為聚居的、地理位置最為重要的赫哲族中心第一鄉的街津口為主要背景,展現赫哲族故裏的曆史風雲、時代潮汐和廣闊的漁獵文化生活、民俗文化風情等,將獨特的赫哲族文化特色再現在世人麵前。
在寫這本書之前,編著者采訪了許多曆經滄桑的赫哲族老人,請他們講述了赫哲族過去各方麵的史事、民俗、風情,獲得了大量有價值而又真實的赫哲族曆史事件、生活習俗的資料,為寫作此書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使得本書具有曆史的厚重感和文化內涵的分量。
本書中還收入大量珍貴的曆史圖片,這些圖片紀錄了各個曆史時期的特定時代。圖片中的每個人物和事件都代表著赫哲族曆史發展過程中在各個領域匆匆閃過的精彩的倩影,像天空中閃爍的星光,將被一代代後人仰望。
《中國赫哲族》一書的出版為廣大讀者提供了全麵、係統地了解赫哲族全貌的一個窗口。也是民族工作者、民族研究專家學者了解、研究赫哲族的真實而豐富的資料。由於編著本書時間倉促,難免有些疏漏,敬請廣大讀者和專家指正。
編著者
於街津口
2010年7月